畢竟之前,他們在看關於凱捷養殖場的介紹的時候,就聽說這是一家非常有想法的企業。

而楊一暖的PPT介紹,也沒有讓這些人失望。

在這個PPT上面,楊一暖就主要介紹了,未來他要在這梅花島上搞得創新養殖模式。

而這裡的創新,他指的就是電力來源。

眾所周知很多海島開發不起來,主要就是缺乏兩個點,一個是淡水,一個是能源。

這梅花島地理條件那麼好,面積都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可之前一直沒能開發起來。

不就是因為缺水缺電嗎?

缺水還好可以建水庫,可缺電怎麼辦?

如果從陸地上牽一根電纜過去,那成本可太高了。

在考慮到工業用電的費用,楊一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從電網買電。

所以他打算在島上也自建一個發電廠,島上的風力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豎起幾個大風車那是必須的。

另外就是他還打算在島上搞一個熔鹽電站,就是搞一個矩陣,然後在中間豎起一根聚光塔。

矩陣周邊的鏡子把光反射到聚光塔上,然後用聚光塔來加熱熔鹽。

這玩意國內在西部地區已經建設了很多大型的熔鹽電站,效果都非常不錯。

而這次楊一暖是打算在海島上搞一個,而之所以要搞這個。

主要還是因為成本特別划算。

因為海面上的光反射,要比陸地上更加強烈。

而他在島上考察的時候,有看到了島上的地形。

尤其是在梅花島主島的東部,在那邊有一處面海的山坳。

那片山坳因為地形的緣故,不適合開發,可如果丟在那裡有非常浪費。

而恰好,在距離這處山坳一公里遠的地方,有兩座小島。

這兩個小島面積不大,面朝主島的方向也恰巧有亮出山坳。

就這樣楊一暖突發奇想,如果在這片幾平方公里的海域中間豎起一處聚光塔。

在這些山坳裡全都鋪上聚光鏡,甚至在海面上,還可以修幾座浮動的漫反射平臺。

那這聚光塔的發電效率那還得了?

不誇張的說,只是估算一下,都能算出這個熔鹽發電站的效率,要比戈壁灘上那些要高!

要熔鹽,這原料海里有的是。

而且這熔鹽發電的最終原理,就是加熱熔鹽,然後持續熱交換,燒熱水發電而已。

在發電的同時,還能產生大量的水蒸氣,給島上提供淡水補充。

這簡直就是一個一箭三雕的創舉!

所以楊一暖當場就決定,要採用這種方式來給島上供電。

而之所以沒有選擇用光伏,或者是風電,作為主力供電系統。

就是因為這種熔鹽發電廠的供能模式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