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和太陽能,現在是世界主流新能源的主要來源。

不過這兩種功能方式,都有自己的弱點。

比如風能發電,一年四季總有風速不夠的時候,一旦風速低於十米每秒,那些大風車就轉不起來。

而且這玩意還會隨著風速的快慢,轉速也是是慢是快,所以發電效率非常不穩定。

所以在歐巴地區,很多電力企業都管風電叫垃圾電,現在有很多國家都已經放棄了。

至於太陽能,雖然近些年來,太陽能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

可這種發電模式也受制於自然環境的限制,比如陰天下雨發電效率就不高。

到了晚上,更是沒法發電。

所以在儲能裝置沒有大規模解決之前,這太陽能也不能算新能源的完美解決方案。

而這種熔鹽發電的模式,在楊一暖看來就非常好,因為相比於風能,和太陽能它就更加穩定。

這玩意就相當於在一大片聚光鏡的中間,豎起一根導熱管,也叫集熱塔。

集熱塔的中間有導熱管,和液化的鹽,下面有一個儲鹽罐,裡面存放著數萬噸的鹽。

讓集熱塔收集到足夠的熱量,傳遞到下面的儲鹽罐中,把鹽加熱到210度。

這些鹽就會液化,變成熔鹽,然後在集熱塔裡來回流動。

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用水冷卻,產生水蒸氣,然後就可以給水蒸氣加壓,去推動蒸汽輪機,進而完成發電。

而這個過程中,熔鹽最高可以被加熱達到一千兩百度。

而這種鹽還有非常好的儲熱的效用,到了晚上沒有陽光照射,這熔鹽還能保持五百度的高溫。

也就是說到了晚上,依舊可以持續發電,這樣供電就更加穩定。

而楊一暖,在和斯蒂芬,和王世強,還有王德培探討之後。

王德培更是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按照他的說法,他可以在這些鹽中加入一種保溫劑。

讓這些熔鹽最高能被加熱到一千八百度,這樣這種熔鹽蓄熱的能力就更強。

到了晚上,溫度都能保持在一千度以上。

這樣即便是這片海域連續遭遇暴風雨,或者陰雨,等光照不足的天氣。

這座熔鹽發電站,也可以保證後期一週的發電。

楊一暖當時聽完高興的差點都沒蹦起來,這要是真能做出來,那這個發電站簡直就比那些燒煤的火電廠還要牛掰啊!

那些火電廠,你一天不燒煤,他都完蛋。

可這熔鹽電站,哪怕七天沒太陽,都能持續工作,這得多厲害?

而且你也不要擔心,如果遭遇連續暴風雨,這島上就會斷電。

楊一暖在島上,可是打算幾線並舉。

比如在海巖村那種沼氣發電的模式,他也是要搞的,最起碼可以作為一種備用模式。

而且風電也要搞,因為海上的風,可比陸地上的風要多得多。

到了暴風雨天氣,熔鹽發電也許搞不成,可這種天氣,風電可是可以瘋狂發電的。

而讓他把這種充滿科幻主義的想法,在PPT上做出圖來。

並且給那些領導們講述出來之後,頓時就震撼了全場。

要知道國際上最近幾年最熱的一個詞語,那就是碳中和。

國家這些年也在力推清潔能源,在指引國內企業,進軍下一代的能源革命。

而誰有能想到,在科技不怎麼發達的巴州地區,居然有這麼一家養殖場,率先搞出了一套創新能源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