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傢伙,講著講著,竟然已經沉浸到他描述的場景裡了。

看到這傢伙有點痴狂的畫面,楊一暖也覺得非常好笑。

但他並沒有出聲,因為他也看出來了,這就是潘德闖對未來網際網路最真實的設想。

而未來的元宇宙,也確實很有可能,就是他設想的這樣的。

一場革命,由數字人們引導,先帶起全民參與的熱度。

然後在捧出一些明星來,之後在力捧一些巨星出來。

這個時候,完成虛擬與現實的不斷互動,讓人們能夠見識到二者的相輔相成。

只不過這時候的數字人,已經就不僅僅是想現在這些網上的帶貨主播,功能這麼單一了。

就比如現在這些數字人,他們就只能在網上幫一些商家帶帶貨。

這些傢伙,說的直白一點,其實就是一群網路銷售。

而是等進入到WEB2.5時代之後,幾乎人手一個數字人形象的時候。

那這些數字人,在網上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最典型的,比如各種技術培訓。

比如你想學外語,那你完全沒必要在國內找這些本土的半吊子外語老師來教你。

你可以直接聯絡外國的數字學校,在那裡面請正宗的外國人來教導外語。

還有比如你是教吉他課的音樂老師。

以前你要到各種培訓機構去找工作,然後培訓機構去招生,你來負責教學生。

可現在,你完全可以透過自己的數字人形象,在網上的各種虛擬場所裡表演。

靠自己的才華,來吸引其他人。

在宣佈開班授課,相信很多人會很願意跟著你一起學吉他。

雖然這也是一種網課,只不過這種網課,可就和當下那種看著電腦螢幕的WEB2.0時代的網課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這種網課是3D模式的,以後隨著各種VR/AR眼鏡和頭戴裝置的普及。

孩子們上這種樂器輔導課的時候,也是可以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受的。

你作為一個老師,可以透過網路,對孩子們進行現場教學,糾錯。

而以前,這種互動,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能是老師在上面講,而學生們在下面聽。

至於學生們能掌握多少,老師根本是不知道的。

而有了這種虛擬現實的數字人之後,在有專門設定的教室。

你就可以和學生們遠端完成互動,你和學生們,可以透過各自的電子穿戴裝置,透過網路平臺完成互動。

就比如,他們能看到你在彈琴的時候,手指是怎麼動的。

你也能夠看他們在練習的時候,手指是怎麼動的。

甚至在發現他們指尖的錯誤之後,你還可以給予糾正。

這就是元宇宙時代的互動了。

而且越來越多的數字人,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互動起來。

這可以創造很多就業機會。

就比如一些低端製造業的工廠,如果採取全自動模式。

那可能要工廠花很多錢,可老闆沒那麼多錢,對生產線進行升級。

可他有需要很多工人來工作,但工廠環境很惡劣。

流水線上工作時間長,溫度高,噪音大,而且很多工廠還沒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