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超級膠水(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因為這些高精度的工件,對於加工環境的的要求,也導致了工廠的建設成本大大的提高。
而這種新一代的柔性機床,則和過去的硬連結機床完全不同。
因為他可以在加工過程中,不斷的透過夾具調整角度來化解衝擊力。
這樣就對加工環境要求不再那麼高。
深刻可以做到隨便一個地方,都能進行加工。
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加工的成本,而且能夠同時完成多個加工動作和工序。
這無疑有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這樣一款機床,可以說一經問世,那就是逆天!
“我覺得這臺機床,他不應該叫八爪魚!”
“他應該叫逆天號!”
二叔看著那臺機床兩眼放光,喃喃自語說道。
看著二叔那神采奕奕的模樣,楊一暖就知道,每個男人心中的機械夢又被啟用了。
而這時斯蒂芬則是拿著那個加工好的渦輪葉片,拿著另外一個小型的儀器,對著葉片不斷進行檢查。
在檢視了一遍之後,他甚至還拿出了一個小方塊盒子。
然後把那葉片送到了盒子裡,楊一暖他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理。
反正幾分鐘過後,斯蒂芬就把那葉片取了出來,然後告訴他們這葉片做成了。
“葉片是燃氣輪機最難加工的部分,因為這玩意工作環境苛刻,所以對造型的要求非常高。”
“內部空腔,葉片打孔,都是為了保證他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時,能夠有效的散熱降溫,不發生形變。”
斯蒂芬給他們解釋了把這種葉片做成這樣形狀的目的。
然後就操作那臺機床,繼續開始製作葉片。
數百片的葉片,如果使用普通機床,那可能要加工上個把月。
花費肯定要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可在這臺機床面前,半個小時就完活一個。
只用了一上午,就完成了幾十片。
甚至到後來,因為加工的葉片多了,工藝工序也居然越來越成熟。
甚至到後面它還能不斷修正,並且改進自己的技術動作。
原本半個小時才能加工好的葉片,到後來逐漸變成了二十分鐘完成一個,十幾分鍾完成一個,甚至最後幾分鐘就完成一片。
這就是人工智慧系統的自我糾錯和學習能力了。
這可把楊一暖真的是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一天的功夫,上百枚葉片就加工好了。
晚上斯蒂芬就住在了養殖場,而這機床則是馬不停蹄的連夜工作。
到第二天中午,他們這臺小型燃氣輪機上所需要的數百枚葉片就已經加工完成了。
接下來,自然就是要把這葉片裝到燃氣輪機的主軸上啦!
原本楊一暖以為,這需要斯蒂芬手動來操作。
可他沒想到,那斯蒂芬在那臺機床上又輸入了一連串的操作程式。
然後讓他和二叔瞠目結舌的一幕就發生了。
那臺機場在自己下面的刀具庫裡換了兩隻更大一號的機械手出來。
其中一隻手,直接把那數百斤重的渦軸給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