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和刀具之間高頻率的摩擦,就會導致工件溫度升高,進而產生微微的形變等一系列的問題。

一般機床在加工這樣的高強度工件的時候,都會採用一邊加工,一邊噴射切削液來冷卻的辦法。

可如何在切削液噴射的過程中依舊保證加工精度。

畢竟這個時候你的金屬工件,會迅速經歷一個熱脹冷縮的過程,而你的刀頭該如何跟進?

要知道對於很多工件,這加工精度可動不動就要控制在一個μ到兩個μ以內的。

這就相當於十分之一頭髮絲那麼細,你要保證這樣的精度。

這就非常考驗你機床的進給控制了。

而這種高精度機床和數控,一直都是炎龍國的機床最欠缺的。

而且還是漢斯國,和東瀛國的機床最擅長的。

而這會兒,他們眼前這臺機床,卻給他們展示了什麼叫劃時代的智慧機床。

只見那隻機械手在葉片上不斷切削的同時。

另外一直機械手夾持著那塊金屬葉片,也在不斷的根據對向刀頭的力量和速度,在微微調整角度。

而他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角度調整,卻恰恰就把對向刀頭的衝擊力很巧妙的給化解到了最低。

一部分衝擊力被改變方向,變成了其他角度的衝擊力。

而這種衝擊力,剛好有助力了那隻刀頭在葉片上的切削打磨。

而那隻加工的機械手,也是有五根手指的。

這會兒一根手指在葉片外圍打磨切削,而另外兩根手指,則是夾住葉片的上部。

與此同時第四根手指,則變成了另外一種刀具。

在葉片的頂部,開始不斷的打磨切削起來。

一直機械手,同時完成兩種加工動作。

一隻手指在打磨葉片的外形,要把葉片切削成一種複雜的曲面造型。

而另外一根手指,則是要把這本就不厚的葉片中間掏空……

兩隻機械手指互相配合,互不干擾,各自完成自己的加工動作。

速度飛快,最可怕的是那隻原本是夾具的機械手。

這會兒則伸出另外一根手指,也開始加入了這葉片的加工……

這隻夾持葉片的機械手,原本有三隻手指是沒有參與加工的。

這會兒在主加工手打磨和掏空的葉片位置上,先是進行了簡單的測量。

然後就在選定好的位置,開始打孔!

原本看到兩隻機械手同時參與到加工工作的時候,楊一暖和二叔就已經驚訝的長大了嘴巴。

這會兒看到這臺機床,居然可以三箭齊發,倆人的下巴和眼珠子都差點沒直接掉到地上。

這也太逆天了吧!

以往他們看到那些傳統的機床,在加工一個工件的時候。

都是一道工序,一道工序,有序的完成。

比如想把工件粗坯,切削打磨,成想要的大致形狀。

然後在換刀具,對工件進行雕刻,把工件內部掏出腔體。

最後在掏空的工序完成之後,在開始給工件定位打孔。

所有工序依次進行,大概要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才能把一個工件加工成工程師想要的形狀。

可是現在,這臺機床居然三管齊下,三隻機械手,同時在一個工件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