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風之亂 第七章 追魂仁將洛長弓(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見洛長弓和這宇文軒都不約而同說道:
“多謝蕭先生教誨,在下定當銘記於心”。
“洛將軍,小生但有一問,還望您不吝示下”蕭堇玉緊接著看向洛長弓問道。
“先生有何疑問,在下定當知無不言”。
“若當時你知小畜鎮會蒙此難,是否還會領軍前往?
這結局如此,你又可曾後悔”?
“此時此景,再難言當時,只是這為將者,百姓為上,縱使是這鄰國百姓,又何嘗不是百姓呢?
若是早知結局,想必這安排也能周全些,至於後悔,我洛長弓又何曾後悔,我既護得一方百姓安寧,雖九死而無憾矣。
只是我全家老小和這小鎮的其他百姓也確因我喪生,我每年也只能在這祭日誦上三遍往生咒,以求這無辜冤魂能寬恕我幾分”。
只見這蕭堇玉突然大笑說道:
“極善也,將軍不愧家師口中的仁將之名,只是佛家有言,佛不渡人,唯有自渡,最該寬恕將軍的其實反而是將軍自己,將軍最該放下的是愧疚,最該放過的便是自己”。
洛長弓似有明悟看向蕭堇玉“蕭先生所言,甚誠也,在下定當反覆琢磨,不負先生所教”。
“要按資歷,洛將軍算是小生的前輩,我又安敢枉居這施教之名。
只是這昏迷的小兄弟本和這宇文公子無什仇怨,又何須生死相逼。
先前之事,在下在場,是這宇文公子要強買別人的神駒所致,於理而言,是這宇文公子有錯在先。
在下也是恐生變故,故而前來,只是沒想到還是來晚了一步,以至於造成現下之局面”蕭堇玉解釋著向洛長弓說道。
還未待洛長弓言語,這宇文軒便趕忙對他說道:“義父,這蕭先生所言句句屬實,先前是孩兒矇騙了您”。
而後便緊接著對蕭先生說道:“蕭先生,這事因我而起,同我義父無關,他前番所為也是受我矇騙所致,有何種計較便由我宇文軒一人承擔”。
宇文軒自小深受洛長弓疼愛,雖嬌縱跋扈,可對這洛長弓還是發自內心敬愛。
眼下見這洛長弓不敵,不想因為自己害了義父,因而便有了上述言語。
蕭堇玉瞧著這斷臂的宇文軒較平時日風流倜儻的名流公子反倒順眼得多。
聽完他一番言語,便對洛長弓說道:
“洛將軍,這宇文公子雖有錯在先,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至於他和這小兄弟的仇怨,自有他二人日後計較,今日,咱們就此作罷,我還要尋了這天風軍,將這一人一馬安置妥當,你看妥否”?
洛長弓掛念這宇文軒,但轉念一想,如這少年日後真來尋仇,我大不了舍了自己護了這軒兒罷了。
思慮一番。洛長弓對蕭先生說道:
“那就依這蕭先生所言,今日是在下和犬子有錯在先,等這小兄弟醒來,我洛長弓定帶著軒兒親自登門致歉,至於他有何計較,我洛長弓定一人承擔,決不二話”。
這洛長弓言語之際,還是想保護這宇文軒,還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語畢,洛長弓和宇文軒向蕭先生辭別,便整軍準備回城,這宇文軒傷口雖已進行了處理,還需進城回府請了醫家治療。
“對了,蕭先生,在下的陳年舊事先生何以如此清楚”,在這臨別之際,洛長弓不解的看向蕭先生追問道。
“我也只是聽家師說起,而家師便是當日儒家那個老頭子”,蕭先生笑著答道。
這一句話讓洛長弓如遭雷擊,原來是這恩人之徒,還真是慚愧難當,至於為何如此驚訝,因為那個老頭子,其名:
儒家
浩然
亞聖。
洛長弓驚訝之際便未再言語,只是向著蕭先生所在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敬這天下浩然。
阿青、疾風和宇文軒彷彿都迎來了新生,但在這雙方告別之際,兩道人影正自東飛馳而來,是新生,還是有新的變數呢?
這生死禍福竟也是瞬息萬變,真可謂,無時不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