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節目幽默活潑,既有滑稽效果,又有高難技巧,演員與動物的默契配合,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馴獸為什麼聽指揮?

任何動物,都有它的幾種本能。

一是膽小害怕,實行自衛或逃避。

二是飢餓求食,三是***求偶。

馴獸師們就是利用它們的前兩種本能,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調教的。

人們常說馴動物離不開手上的鞭子和兜裡的食物。

用鞭子是利用它們恐怖的本能,用食物是滿足它們求食的本能。

藉助鞭子和食物,演員才有可能使動物聽從指揮,使其循序漸進地學會「本領」。

用鞭子的目的,只是使它們聽話,不致於調皮或傷人。

而要使動物聽

從演員的調教,最主要的還要靠多接近它們,增加動物和人的感情,使它們解除戒心,取得信任,這樣才有可能訓練它們。

做到這點後還要和動物建立感情。

這就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一般來說,年幼動物的野性較易馴服,它們接受能力較強,學習也較快。開始,馴獸演員經常給動物餵食喂水,使它們消除戒心,慢慢地,動物與人就有了接近的表現。

這時,馴獸演員們可以在籠子外邊摸摸它們的頭,用溫毛巾擦擦它們的身上,給它們梳梳毛,使它們感到舒服親切。

當馴獸員摸清楚它們確實沒有傷害人的意思時,才能進籠子去餵食、搞衛生,和它們一起活動。

動物是沒有思維能力的,再聰明的動物也聽不懂人的語言。

馴練它們,主要是應用條件反射。

馴獸演員用固定的姿勢、語氣、音樂、動作,來指揮動物做不同的動作。做對了,就給點吃的。

這樣反覆練習,使它們產生條件反射,只要看到馴獸演員發出某種訊號,它們就開始表演固定的動作,做好了,就會領到一定的「獎賞」。

如馴練馬跳舞,一面用鞭子指揮,一面演奏節奏鮮明的音樂,這樣反覆訓練,鞭子和音樂在馬的頭腦裡聯絡起來了。時間一長,就可以不用鞭子了。

只要一奏起這種音樂,馬的頭腦中就會立即產生條件反射,馬就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起優美的舞步來。

馴獸演員要膽大心細,勇敢堅定。

動物的頭腦簡單,一個動作不知要反覆地訓練多少遍才能記住,這不能性急,要讓它們慢慢地習慣這些動作,但也不能過分遷就,要慈中有威。

但這位被稱作霹靂嬌娃的寧王封地人,卻會靈體模擬。

也即,擬物!

比天下五大洲的那些馴獸們更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