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章太后尾音剛落,除了胤禎,大殿裡其餘的人都一副皺著眉頭,困惑不解的模樣,捂著嘴低著頭,嘰嘰喳喳的交頭接耳。

李德全瞧著,著實不成個體統,忙掩住口鼻,咳嗽了兩聲,大殿裡迅速就恢復了安靜。

沈嫿扶著孝惠章太后坐了下來笑道:“太后娘娘,專利機構是為了保護原創,鼓勵更好的原創而成立的。至於物流機構,那是比驛站,點更多的民用運輸機構。”

“保護原創?”孝惠章太后仍舊不太明白。

“是這樣的太后,假設您現在做出了一個全新的,獨一無二的心血之作,可是另一個人輕輕鬆鬆就照搬全抄,得到的利益還比您多。可是您也沒有辦法可以證明,難道不委屈嗎?”沈嫿設身處地的解釋。

見孝惠章太后懵懂的點了點頭,沈嫿繼續道:“那委屈之後,是不是就不想再辛苦做原創設計了。如果每個設計者都這麼想,那我們的社會還如何進步呢?”沈嫿循循善誘。

“哎喲,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啦,哀家從前倒真的沒有想到過。”孝惠章聽懂後,一下子驚撥出聲望向康熙。

康熙也點頭道:“仔細想來,若兒說的不無道理。若是每個行當都抄襲成風,利用別人的辛苦獲取鉅額財富,如果朕是原創者朕也不會願意繼續創新的。長此以往,社會風氣也就壞了。”

“所以說嘛,若兒正是受害者,所以才想要保護所有的原創設計者!”沈嫿對康熙的智商非常滿意。

“那這個機構要怎麼執行呢?”康熙道理都懂了,就是不明白如何細化實施。

“咱們呢,在每個州府都建立一個專利申請機構。當地收到這樣的請求呢,就上報給朝廷,由專門的人負責稽核,確定是首創後,給予一個編號,一式兩份,並記錄在冊。以後倘若有人抄襲,便可以此為依據,罰錢坐牢!”

沈嫿字字鏗鏘,對打擊抄襲保護原創這事,毫不手軟。

康熙沉吟片刻,看向眾人道:“你們覺得如何?”

“皇上,這是好事啊。往年因為抄襲的案子不在少數,大多都是無法判斷,因此十分難判。若按十四福晉這般做法,便有了官家的證明,就容易解決多了。”大理寺卿第一個表達了同意。

“不錯,而且這樣可以大力發展手工業和製造業,於社會進步大有益。”張廷玉從不同的角度也表達了贊同。

康熙耐心聽了聽,除了擔心怕做不好的,幾乎都是一邊倒的同意。

“好,那朕就把這事交給工部了,務必在今年年底之前,通知好各州府完成此事。若兒,就辛苦你從旁協助吧。”只要是對國家好,對人民好的事,康熙幾乎都會同意,當真是千古一帝。

“至於你說的那個什麼物流?”康熙還是雲裡霧裡的。

“皇上,您可以理解為就是驛站的民用升級版。驛站乃是軍用,百姓如何使得。若是有了物流機構,在每個州府郡下,都設立十幾二十個點,一級一級傳送,老百姓日常寄送東西也方便多了。”

“朕記得,前朝也是有驛站運輸和郵政傳遞的。只是官員中飽私囊,就荒廢了。如今我大清開疆擴土,也確實急需加強和各邊的聯絡。”康熙捋了捋鬍鬚沉吟道。

“如今,你提出來了,不如就把這事提上日程。朕想著直接由朝廷負責軍務的大臣監督。在這些驛站內,所有供遠途傳運使用的必需品,諸如馬匹、駱駝、車輛、船隻等等,都全部備齊。大多數驛站都設在主要道路的旁邊。”

“百姓和官中的需分開。官中為第一級郵政,百姓和軍隊為第二級。總的調派都設立在京城,由不同的人負責兩條線路。凡是有城牆的地方,都設立,每個點不超過120里路。每個站點都有一個人負責登記收到和轉寄出的所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