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最重視的,反而是另一個隱形問題。

他用奇特的目光,看向老李:

“老李,你可知道,養豬最大的危機,是來自哪裡?”

李二被李秋和目光看得莫名其妙,總感覺微微不妙。

他直接瞪起眼睛,看了回去。

“李小子,有話直說!”

李秋也不是個怕事的,更深知老李的為人,所以直接開口。

“老李,這養豬啊,什麼問題都能夠解決,老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最大的隱形問題,其實不在老百姓,而在於朝廷,而在於官府!”

“養豬最大的限制,最大的風險,就是官府!”

李秋知道,老李這人絕對不簡單,在大唐絕對是身居高位,尊貴無比!

否則,紅薯的推廣,也不會這麼迅速,渭水鐵廠。水泥廠等的建設,還有新唐大道這條水泥路的修建,也不會這麼容易。

背後朝廷的配合,都是老李在背後出力。

也正是因此,李秋看到了老李那為國為民的一腔熱血,才決定說出這番話。

否則,被人隨便安個罪名,可就要人頭落地了!

李二被李秋這番話,說的頭皮發麻,渾身冰涼。

他從來不知道,李秋,這個帶著自己血脈之人,這個他最看重,才智天成的在世聖賢,竟然會對朝廷,有這麼嚴厲的指責!

若是李秋,最終走到了朝廷的對立面......

“不!”

“李小子,官府有什麼問題?”

“你有話直說,我老李絕不會因此責怪你一句!”

李二慌了。

他生怕一個不小心,讓李秋對朝廷產生了什麼不滿。

那樣不僅是自己會與這個失散多年的孩子,越走越遠,也是大唐朝廷,不可承受的巨大損失!

李秋卻沒有料到,李二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他反倒有幾分不好意思,立刻開始解釋起來。

“老李,你別慌!”

“我不是指責大唐朝廷,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