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李秋知道,關鍵的問題到了。

豬真的這麼好,按道理,老百姓應該家家都養豬才是。

但實際上,大唐百姓養豬的,其實並不多。只有家境殷實的小地主家裡,才會養豬。

李秋也專門瞭解過此事,知道背後的原因。

“老百姓不養豬,自然不是他們傻。這其中,有幾點問題,難以解決。”

“其一,便是豬的食量大,需要每天割豬草,還要加入少量糧食,否則豬長不大,這樣養上一年,才能夠讓一頭豬長到三五百斤。之前老百姓自己快要被餓死,哪裡有糧食來餵豬?”

“但如今有了紅薯,紅薯藤,就是一種上好的豬草!而且多餘的紅薯,更是可以替代糧食,讓豬快速生長!”

李二聽到此話,不由連連點頭。

原來,養豬的前提,竟然還需要百姓先吃飽。

這麼說來,紅薯的作用,可就太大了,對大唐的好處,更是無窮無盡。

李二心裡,對於紅薯的重視,頓時再次提升一個檔次。

“這第二點嗎,就是豬沒有閹割時,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翻牆逃跑,甚至是傷人!”

“所以,至少需要一個堅固的豬舍,才能夠養豬,這也是一個不小的門檻。”

這下李二有些明白了,養豬,不僅是單獨的養殖,還要求國力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夠支援。

這畢竟是數百斤的肉,沒有足夠的基礎條件,就不要多想了。

好在如今的大唐,已經初步滿足要求。

百姓們已經基本解決了溫飽,接下來就要追求吃肉了。

養豬,大有可為!

“李小子,你繼續說!”

李二眼睛開始放光,他敏銳的感覺到,養豬,也許是讓大唐百姓生活得更好的一條必經之路!

李秋見此,也來了興致,繼續娓娓道來。

“這第三點,其實是養殖常遇到的風險:疾病!”

“這我其實沒多少辦法,只要百姓分散養殖,每家一兩頭,還是沒問題的。”

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不算。

養殖行業最大的危機,就是疾病和瘟疫。

一旦爆發豬瘟之內的疾病,可能一下子就全報銷了。

青黴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倒是能夠解決問題,但生產抗生素的門檻,可比養豬高多了!

便是很多現代實驗室,都養不好青黴菌!

反倒是一家一兩頭,分散風險,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