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二十五章 陽渠(第2/3頁)
章節報錯
史阿冷笑道:“君子怎能行那見不得光的勾當?”顯然對單仲的提議十分不屑。
張蒙說道:“史兄,事急從權。戰國時孟嘗君被困,幸虧門客偷裘獻禮才得以脫身。雖然行之不正,但並不影響他君子之性啊。”
史阿聞言,斂聲不語,似有所悟。
張蒙繼續道:“咱們先借人家的東西一用,等辦成了事,物歸原主,再加以償還便是。”
史阿點了點頭:“全憑君吩咐。”
雒陽郭外人口稠密,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道路也甚是繁雜,不過好在三人都曾久居雒陽,來過這裡許多次,很快就摸清了方位。
單仲道:“這片多是中人之家,少有畜養馬匹的,城西郭外與城南郭外倒有不少豪富。”
史阿搖頭道:“都太遠了,何況近日兵亂,好些人家攜家帶口去外地避禍了。要有好馬好車駕,也藏了起來,以免遭到劫掠。”
張蒙道:“我記得這裡有一間倡家,平日偶有達官顯貴光顧,可去看看。”
倡家即倡伎,先秦以來主要是指從事歌舞表演的男女。當今之世,俗樂興盛,上到皇室官宦、下到土豪士紳,為了助興歌舞、滿足聲色需要與炫耀身份,大量養伎而且相互攀比。上行下效,民間也出現野伎私伎,助長了社會奢華之風習。宮中的宮伎、各州郡的官伎、豪紳世族的家伎以及分散民間的私伎等數量頗為龐大。
現世的張蒙原先是個紈絝子弟,吃喝玩樂的事少不了,對城內外的倡家也瞭然於胸。
單仲嘿笑道:“還是張君懂得多,自愧弗如!”
張蒙笑了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尋常百姓家入夜即寢,時下暮色蒼茫,萬籟俱寂。張蒙在前帶路,不多時就找到了地方,放眼看去,黑麻麻的前方唯有一點明亮。
循著亮光走近,耳邊依稀可以聽見歡聲笑語。
史阿不悅道:“國家不寧,天子不安,如此時節竟還有閒情尋歡作樂,真是荒唐!”
這倡家不大,一間小院罷了,院門懸著一盞紗燈散發著闇弱的黃光,不時有絲竹音樂夾雜著人語談笑從院中傳出。
張蒙帶著史阿與單仲沿著院牆繞到後院,手指著,壓低聲音道:“這裡面就是馬廄,平時用來安置客人的馬或者車駕。今夜咱們運道好,倡家有客。”
單仲摩拳擦掌道:“張君稍候,我先進去開啟後門。”話音剛落,動作極其敏捷,一拉、一蹬、一側、一跳,利落地翻進了後院。
很快,單仲從裡面開啟了後院門。張蒙留史阿在外望風,自去檢視。
後院不大,靠裡側幾個欄棚全部空著。靠外側堆滿了柴草雜物,旁邊停著一輛牛車。
本朝繼承先秦以來傳統,乘坐馬車,繁文縟節,得遵行乘車之容,必須時刻保持君子風度,不能隨心所欲。與馬車不同,牛車沒那麼多講究,四周還有帷幕遮蔽,能任意坐臥,而且行走緩而平穩,廂室寬敞到可以鋪席設幾,更加舒適,因此當前許多權貴私下都喜歡乘坐牛車而非馬車。
藉著微光,張蒙仍然能看清楚面前牛車廂室的精美雕花以及錦繡帷幕,暗自尋思:“看這牛車形制不俗,主人當是個有身份的,十有八九在朝中當官,地位還不低呢。”抬頭朝燈火通明的前院方向看去。
沒想到,視線所及,屋影之下,竟然站著一個人。
“糟了!”
張蒙心頭一跳,恐怕是單仲取車心切,沒有踩好點。
那人呆楞片刻,回過神立刻急匆匆奔來。他雙手提溜著自己的腰帶,口中喝問:“爾等何人,要做什麼?”同時放聲高喊,“來人啊!來人啊!有賊趁我解手,欲行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