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一路思索,不知不覺就走到了谷門外。守城衛士本來要求出示查驗身份的竹使符,不過認得閔貢,便直接放行了。

進到城中,閔貢下馬,將馬交換給張蒙,說要去找上官述職,雙方就此分開。

史阿斜眼看著單仲,道:“你進城的好本領派不上用場了,能幫張君直接進宮城嗎?”

單仲臉一紅,沒說話。

張蒙想了想,說道:“董卓暫時見不到,咱們先去宮城吧,若進不去,再行計議。”

三人自谷門步行向南,這裡屬於雒陽城的東北角,是太倉、武庫等官府公署在地,一路行人寥寥。再走一陣子,可見一座獨立的宮殿在東,飛簷斗拱玲瓏翹曲,這裡張蒙再熟悉不過,正是自己此前每日執勤的永安宮,然而自打一個多月前董太后去世,陳留王劉協已經搬去了北宮,這裡也暫無人居了。

永安宮大門與側門全都緊閉,門前雖有衛士駐守,看著面生,也沒有季宣。張蒙上去詢問了幾句,得知這些衛士都是這兩日從別的公署調派過來的,更別提認識季宣了。

再往前走到個叉路口,張蒙吩咐史阿:“你往東走,去我二叔家,就說我晚些拜訪。”隨即將詳細地址說了,還不忘補充一句,“你想些辦法避開裡監門。”

與後世街坊的全面解禁不同,而今百姓聚落特別是在城中的裡坊都受到嚴密地控制,外人沒有理由很難隨意進出一個裡的大門,行為不端還會被上報給官府,緝拿提問。張蒙臨時沒有憑據給史阿當通行證明,只能讓史阿自己想辦法。當然,依照史阿的身手,小小里門自是攔他不住的。

與史阿分開後,張蒙與單仲反向西面走,不多時,北宮的重簷望樓便遙遙可見。復行百步,灰白宮牆之上,東‘明門的宮樓赫然在目。宮樓正下方,是半開著的大朱漆宮門。宮門前,矗立著兩座石底木雕的高厚門闕,顯得莊重威嚴。

門闕周邊,有不少衛士駐守。

張蒙牽馬接近到了大約五十步,這些衛士立刻警覺起來。

當是時,地面上數十支長戟、長戈一瞬間同時立起,密如林牆。宮樓窗邊,則有成排的蹶張士架起勁弩,斜向下瞄準。

“虎賁郎中張蒙,入宮覲見!”

張蒙舉起雙手,示意沒有操持武器,連呼三聲。同時看到地面有一名衛士飛快地騎上一匹馬,轉進宮城,想來將沿著城臺內側的漫坡道、即俗稱的“馬道”,直上宮樓通稟。

單仲顯然被眼前的陣勢嚇到了,露出驚恐神情,張蒙給他使個眼色,讓他往後站,自己則就在距離宮門五十步的地方一動不動站著。他知道宮中宿衛的規矩,五十步已是最小的風險距離,如果自己再進一步哪怕只有半步,都將遭到衛士們的直接攻擊。

四周空氣凝結,幾乎針落可聞。對峙了小一會兒,“咯噔咯噔”,宮門方向傳來了清脆的馬蹄聲。

出現在面前的有兩騎,除了那報信的衛士,另一個當是負責守門的長官了。

可是當張蒙看到那長官的容貌時,心中不由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