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努力擠出些笑容,很不自然:“昭姬,你還好嗎?”

蔡琰淡淡道:“挺好。”言止於此,反而侷促起來,不知該在說些什麼。

曹操輕咳兩聲,問道:“老師最近如何嗎?我聽說他遠在吳會,不知何時能回京師啊!”蔡邕從前受人誹謗,害怕被皇帝制裁,故而逃亡東南,時下寓居吳郡、會稽郡等地。

蔡琰回道:“月前與阿父互通書信,阿父有回京的打算。”

曹操直言不諱:“先帝晏駕已久,老師確實可以回來了。”同時看到蔡琰的馭夫正“哼哧哼哧”從軿車上往下搬東西,一個、兩個、三個,都是大木桶。

“這是什麼?”

張蒙等人見到木桶以及木桶周邊自動圍上來的百姓,全都疑惑不解。

蔡琰解釋道:“近日京師生亂,許多盜匪渾水摸魚,殃及到了郭外百姓。眼下饑民遍地,生活難以為繼,我家中有餘糧餘財,是以每日勻出一些,送到郭外施濟這裡的百姓。那三個桶裡,裝的都是煮好的粟米粥。”

這時候,馭夫已經自顧自揭開了桶蓋,並取出了木勺。大批蓬頭垢面的飢餓百姓爭相往前湊,有些遞上碗碟,有些甚至直接掬著雙手。

閔貢讚歎道:“蔡公家風,令人稱羨。蔡小姑子仁德,必得福報。”

曹操卻道:“昭姬,這裡髒汙納垢,非是安全之所,你看那些百姓,個個粗鄙冒失,沒有禮教,一旦亂將起來,你只與馭夫兩人,恐怕好心不得好報。勢單力孤,難以自保。”

蔡琰輕輕搖頭:“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果這些可憐人連肚腹都滿足不了,怎能期待他們守禮知義,我需先幫他們。”

說話間,不期軿車方向突然生出亂子,幾人急忙看去,但見有一騎從城門方向飛馳而來。為首的騎士縱馬狂奔,一時間收不住去勢,大呼著“滾開”,徑直撞進人群。

饑民們慌張逃散,有些在地上骨碌碌打了好幾個滾、狼狽不堪,有些受驚大叫乃至哭泣哀嚎,裝粥的三個大木桶也破的破、倒的倒,粥水流涎,滿地狼藉。

那騎在張蒙等人面前停下,騎士一扯轡頭,胯下高大雄駿的黑騮馬甩脖長嘶,穿透耳膜。緊接著身後數騎接踵而至,坐在馬上騎士全都具裝重甲,個個身材健碩、面帶殺氣,他們沒人拿著兵器,但三三兩兩擱下馬鞭、揮動長鞭,驅逐百姓,殘影如龍令人眼花繚亂,更在半空中打起一個又一個清脆如爆竹的鞭花,威懾力十足。

那為首的騎士跳下馬,全然不顧眼前慘狀,首先低頭細細檢視自家愛馬的情況,確認沒有擦破後鬆了口氣,轉眼見腳邊一個瘦骨嶙峋的漢子趴在馬蹄邊發愣,流露出十分嫌惡的表情,毫不留情一腳將他踢開。

張蒙看那騎士容貌,立刻認了出來,呼道:“呂奉先!”

對方便是昨日在雒舍外打過照面的呂布。

呂布打量了一下張蒙,總算記得,笑道:“哦,是你。”一如既往,笑容冰涼涼的。

軿車邊盡是哀嚎,蔡琰急匆匆跑回去,幫著馭夫收拾殘局。

張蒙心中不悅,問道:“呂兄,衝突百姓,不妥吧?”

呂布回頭看看,輕描淡寫道:“沒死人,有何不妥。”接著道,“奉董公之令,清掃這一帶的民居,用來駐紮大軍。”

張蒙聽到“奉董公之令”,心頭一震。僅僅一夜之隔,自己猜測的事還是發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