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2/2頁)
章節報錯
東漢郎官體制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了以左中郎將、五官中郎將、右中郎將為主官的“三署郎”,虎賁中郎將為主官的“虎賁郎”,以及羽林中郎將、羽林左監、羽林右監這三署為主官的“羽林郎”,總共即為“七署郎官”,全都隸屬於九卿之一的光祿勳。
其中三署郎是中央各行政部門郎官的統稱,基本可以視作中央以及地方補任官員的後備崗位,虎賁郎與羽林郎則負責宮中的宿衛執勤。不過由於歷史傳承原因,前者依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擔後者的職能。
郎官的選取來源有許多,張蒙尚未及冠,就在祖父張奐擔任太常卿期間透過“任子”的途徑,被朝廷拜為“童子郎”,弱冠後轉為五官郎中,直屬五官中郎將,掌管文書之餘參與值宿永安宮並護衛車馬乘輿。
五官郎中雖然在京師只是秩比三百石的小官,但單論祿秩,在地方已經比縣中的屬吏都高了,對於連不入流的里長、亭長都非常敬畏的普通百姓來說,可以說是十足的大人物了。
史老媼十分詫異,慌忙領著羅敷拜見張蒙。
張蒙擺手搖頭:“無需多禮,我這個五官郎中下場如何,尚未可知......”
史阿道:“張君這麼說,是否與日前京師大亂有關?”雖然面不改色,但言語中已經悄悄更換了稱謂。
張蒙長嘆一聲,道:“不錯,時局動盪,將會走向何方實不得而知。”初來乍到就遇上宮廷鉅變,即便他有前世的見識,能猜出事件後續的大致走向,可著眼於自身,下一步該怎麼辦,一時半會兒也沒有頭緒。
“張君,我從京師來,京師的情況略知一二。”史阿想了想道,“大概半月前,師父為我請職都侯劍戟士,要對我加以鍛鍊。本已錄入冊簿,開始輪值戍守,七八日前,我欲告假回家省親,可屯長愚蠢貪婪,對我屢加刁難。我上報曲軍侯,尋求公正,孰料曲軍侯得了屯長好處,兩人同流合汙更要欺壓於我。我咽不下這口氣,狠狠抽了屯長一頓,卻也因此丟了職位......咳咳,丟就丟了,索性回家逍遙自在。”
雒陽宮城除了以郎官充任的貴胄士兵之外,還有普通宮城宿衛軍,徵募自京師及周邊郡縣的良家子。這些宿衛軍其中一些屬同為九卿之一的衛尉管轄,分為徼巡宮中的衛士與駐守門戶的衛士,前者即稱為都侯劍戟士。
相較於許多透過家族背景任職的郎官,出身普通的都侯劍戟士擇選標準更加嚴苛,所以單論武勇,或許更在大部分養尊處優的郎官之上。
張蒙聽著史阿講述任職前後的事蹟,見他說話時眉宇間透著點點殺氣,暗想:“毆打上官這種事可不是誰都能做出來的,這史阿果然是位熊虎猛士。”同時詢問:“敢問尊師名諱?”
史阿昂首挺胸,語帶自豪:“虎賁王公。”
張蒙聽到“虎賁王公”,心中瞭然。京師有前虎賁郎王越,劍術高明,名動中州,卸職退隱後造訪者絡繹不絕,有些是為了拜師,有些則是為了切磋交流。
不過王越個性孤傲高冷,一般人見不了,能入他家門難,當他的弟子更難,由此可見,史阿必有過人之處。
“所幸他有王越撐腰,否則只這一項重罪,今日老夫人見到的只怕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頭了。”張蒙暗自搖頭,“不要命只要一口氣,果然是輕俠之風。”
史阿繼續說道:“這幾日宮中大變,我交接不順,若不是因為這件事前後波折,想來早三兩日便到家了。”並道,“不過也由此緣故,多有所見所聞,張君要是想聽,我便說一說。”
此言既出,張蒙腦中立時走馬燈般閃過原主人連日來的記憶。
就在昨日早間,宮城中的政爭鬥亂愈演愈烈,波及到了張蒙負責宿衛執勤的永安宮。當今天子以及陳留王都被亂兵裹挾出宮,張蒙隨行,寸步不離左右,誰知途中卻因混亂身受重傷,不省人事,至於後來天子等一行人去了哪裡,便不知曉了,乃至如今雒陽內外是何種局面,也是一頭霧水。他雖然早就知道了自己所處的時代,但是很多細節纏夾混沌,需要一點一點捋清楚。
他當下思忖:“正好借他理順來龍去脈。”當即應道:“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