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要互相心疼,互相體諒,互相付出,才能走的更遠。

而不是誰必須單方面付出,單方面犧牲,去成全另一部分人。

特別是禮哥兒和貓哥兒,自小沒吃過苦,根本不知道養家餬口的艱難。

他們的短短人生裡,除了王娥那個母親給了他們一些打擊,再沒有任何不順。

她不介意讓這兩個孫子,藉著這個機會多體驗一下人間疾苦!

幸好,貓哥兒和禮哥兒即便累的厲害,也咬著牙,跟在哥哥們身後,沒有一個耍賴撂挑子的!

眼見要上課了,小子們才匆忙洗了手和臉,然後同家裡人揮手,麻利的跑掉了。

趙玉茹和陶紅英站在婆婆身邊,滿臉的驕傲。

陶紅英誇讚道,“咱們家的孩子,以後肯定錯不了。”

李老太也滿臉是笑,嘴上卻謙虛著,“小孩子就得敲打,不經誇。這話咱們說說就行了,可不能讓小子們……”

說到一半,她突然變了臉色,起身一個健步竄到柴堆旁邊去了。

她搶了胖孫女手裡的斧頭扔到一邊,嗔怪抱怨,“奶奶都說了,不讓你動這些東西,你怎麼不聽話?萬一傷到手怎麼辦,萬一砸了腳怎麼辦?

“就是沒受傷,累到了也不行啊,晚上睡覺,身上該痠疼了!這些活計,留著你哥哥們放學回來,讓他們幹!”

佳音其實就是閒著無事,想試試劈柴,但斧子剛拿起來就被奶奶抓包了。

她趕緊應道,“奶奶,我也想幫忙!”

“哎呦,哎呦,我們福妞兒就是聰明乖巧,這是心疼家裡人了!奶奶的大孫女啊,真是放到心裡都疼不夠。天底下真是沒有比我們福妞兒更孝順懂事的好孩子了!”

李老太抱了胖孫女,眉開眼笑,誇讚的話不要錢一樣,一串串往外冒……

陶紅英和趙玉茹聽的咧嘴,對視一眼,都是哭笑不得。

說好的,小孩子要多幹活兒,體驗人間疾苦呢?

說好的,小孩子不能誇,還要時常敲打呢?

原來,那都是給孫子定的,到了孫女這裡就完全變樣了!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的飛快,一晃兒就是三日。

雖然佳音沒少從空間往外倒騰吃的喝的,哪次飯桌上都沒斷了肉,但家裡老老少少還是黑瘦了一圈兒。

不過成果也是顯著的,食堂終於改建完成了。

不只是灶間和飯堂中間打通了一道門和兩個大視窗,四個小雅間也隔好了。

就是院子裡靠著東側的空地,也都安好了桌椅,支撐起了大大的遮陽傘。

周圍開了花圃,雖然沒種什麼名花,但籬笆上爬滿了薔薇,腳下是各色花朵,奼紫嫣紅,微風吹過,也是讓人心曠神怡。

自從這個小花園打理好,李家人的午飯就是在這裡解決的。

特別是那六把大遮陽傘,是李老三特意找人定做的。

傘柄足有男子手腕那麼粗,油紙製作的傘面展開,直徑一丈,繪著各色圖案,清雅又美觀。

傘下是圓桌,中間掏了一個洞,傘柄插進去,就足以籠罩所有坐在桌邊的人了。

無論是春秋遮陽,還是夏日避雨,冬日擋雪,都足以勝任了。

小子們喜歡在這裡瘋跑,佳音喜歡搬個小板凳坐這裡吃點心,發呆。

就是家仁都會帶一本書,趁著中午或者晚上的短暫空閒,坐在這裡喝茶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