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七雄並立·窮途末路(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王爺太過分了!”若不是陳之慶的素養好,這會兒桌子都要掀翻了。
“我的慶帥,王爺也是為了少死人,但這事兒總不好光明正大的去做,不是嗎?”蘇青早料到是這種結果,於是趕緊的勸慰道。
陳之慶搖搖頭說道:“我不是說王爺的做法不對,而是他不應該把自己放在危險的地方去吸引楊氏的注意力。”
蘇青一愣,發現陳之慶對王爺設下的局沒有反對,而是擔心他的處境,“慶帥,試問整個西府還能有誰在東川更能讓楊氏的關注點全部轉移過去呢?”
“即便是這個道理,早點告訴我們總好有個準備才是。”陳之慶很不滿,蒙琰的做法是在玩火,西府六十餘萬人馬都生系他一身,若是一個不妥,整個西府就要崩塌了。
“慶帥,現在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關注眼前的戰事,只要我們這邊成功了,王爺那裡也就輕鬆了。”蘇青善意的提醒。
陳之慶這才發現自己有些著相了,蘇青說的不錯,現在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在蒙琰的佈局中整個川北的折騰都是煙幕,唯獨陽平關才是重中之重。
陽平關是漢中、兩川還有隴右來往的最為重要的要衝之地,是蜀之咽喉,漢中門戶,隴右脈衝,就像楊博這次出關一樣,一個巴山天塹都夠他受的,所以蒙琰才有自信拿萬餘人去碰楊博,而陽平關就不同了,誰手上佔著陽平關就佔據了主動權,不得不說用權博的安全換陽平關是不錯的選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陽平關的重要性甚至不亞於成都的重要性,陽平關名義上歸西川所有,實際上一直是雍熙楊氏、李氏和諸葛氏共同把控。
如今楊氏的目光被蒙琰吸引了,只要李氏不作為,陽平關唾手可得,就憑諸葛氏在關上的那點實力完全阻擋不了陳之慶的步伐。
“澄侯,告訴餘賡,今日突襲陽平關!”
就在陳之慶決定突襲陽平關的時候,遠在會州的靳騫也收到了來自蒙琰的傳信,他有些不解,但是對於蒙琰的命令還是要堅決地執行。
“建寧侯,十一郎,王爺的意思想必你們也明白了,咱們照做吧。”靳騫話中帶著些許的不解。
“王兄這麼安排我不太懂,我要給他去封書信問問。”蒙煥直言道。
整個西府誰都可以與蒙琰當面爭論,但是背後裡這麼評價和質疑的人除了蒙琰的幾個親信外也就蒙煥和蒙燼敢這麼說,靳騫故意的低沉就是想讓蒙煥跳出來,看來效果不錯。
“蒙都督,我覺得還是先執行比較好,軍令不可違,王爺這麼做肯定是自有打算,大都督府和軍議司那邊也沒有反對,不是嗎?”景逸站出來說道,景逸是清醒的,過往的經歷是他資本。
蒙煥不說話了,看來是聽進去了。
靳騫倒是不舒服了,怪不得王爺一定要將景逸留在這裡,按理來說像景逸這樣的早就調離此處別處任職,王爺果然是王爺,連這一點都預斷好了,他不能再說話了,再說話就顯得刻意了,原本想借著越嶲戰事與蒙煥走的近一些,看來這種心思要收起來了。
“十一郎,建寧侯說的有道理,你這樣去信王爺會生氣的。”靳騫也趁機勸慰道。
景逸將一切都看在眼裡,他不想得罪蒙煥,也不想得罪靳騫,更不想得罪蒙琰,但在他們三人裡他果斷選擇了忠心於蒙琰,因為蒙琰才是掌控這個大局的人,蒙煥對蒙琰的崇拜早就深入骨髓了,只要話說的漂亮,蒙煥不會生氣。
正想著,蒙煥轉身向景逸行禮道:“多謝建寧侯提醒,不然若是因為我誤了王兄的佈局就要出事了。”
而後向靳騫拱手說道:“靳帥,就按照王兄的意思辦吧,這次攻打德昌還是我來吧。”
蒙煥的請命一出,景逸就閉嘴了,不再講話,會州、德昌的守將是成亮,這個人他還是知曉一些的,憑著諸葛星辰二十餘年近侍的身份給諸葛星瀾做副將,說是副將,就連諸葛星瀾都不願意得罪他,會州一戰之後景逸等人都發現這傢伙就是個草包,攻打德昌的這種功勞完全沒必要和蒙煥爭,反正到了最後都是建寧軍的功勞,自己是建寧總督,王爺會懂得自己的。
景逸不是不懂感恩的人,王爺對自己還是信任的,就連景頗現在都官居一方副都督,而老友雍禾更是做到將作司尚書,這已經足夠了。
靳騫看到景逸事不關己的樣子,越發的氣憤了,但是不好發作,畢竟名義上自己是川南之戰的指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