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新舊·軍制改革(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如這樣,地方有衙役,巡防營只負責城防,有入侵的,匪患的,巡防營力有不逮的時候可以請求地方駐軍幫忙,巡防營將士與軍方將士可以存在互調的權力,同時地方駐軍首領參與地方決策。”蒙琰眯著眼睛說道,這樣一來,地方上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協作高效,不和諧更簡單,換人就是了。
言瀾想了一下,直接拍大腿驚呼,“妙啊!實在是妙!這就全部解決了,巡防營和地方駐軍的日常開銷完全可以由地方提供土地屯田,或者富裕的地方可以直接供給,荒地得到開墾,多餘的錢糧可以屯集為戰備。”
蒙琰翻了白眼說道:“你明明有好的辦法,為什麼就不能在朝堂上說出來,好,哪怕你想避嫌,上個密摺給朕也行,非得搞得朕親自來找你!”
“陛下,臣雖然改名換姓,但依舊留著諸葛家的血液,還請陛下原諒臣吧。”言瀾一副苦惱的樣子。
蒙琰也不想強求他,突然想起什麼,說道:“言闕今年十六了,我聽衡陽郡公說過這孩子不錯,怎麼?你是打算讓他參試?”
“陛下,言闕心性不穩,還需要再歷練幾年,至於參試還是入朝,看他自己的選擇。”言瀾大約明白蒙琰的意思。
“這樣吧,你讓他近內衛府吧,回頭朕和安粲打個招呼,朕親自教他!”
言瀾趕緊下跪,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說道:“臣代犬子多謝陛下厚愛!”
蒙琰很不喜歡這樣,但卻拿言瀾沒辦法,就像改變不了安粲一樣,有些習慣是印在骨子裡的,就是顧清風教孩子一樣總是嚴厲多於慈愛,這是舊時世家的教育方式,一時間是改變不了的。
喝了一頓茶,吃了一頓飯,順便把人家兒子帶走了,蒙琰笑呵呵,言瀾喜笑顏開,言夫人更是喜上眉梢,不為別的,能在陛下身邊做過親衛的都是大有前途,霍幼疾、鄧昂就在眼前,都已經成長為大宣朝的二代將領中的佼佼者了。
蒙琰回到內三城後直奔政城的大都督府,同時召集不當值的石英、靳騫兩位大都督以及參贊部的人在密室詳談至第二日丑時才結束。
第二日,蒙琰又在藏書殿召三公以及三臺四中堂六司的人詳談至晚間才散去。
蒙琰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後宮後,顧清風習慣性的為他揉揉肩膀,說道:“連續兩日召見這麼多人,軍制改革有結果了?”
蒙琰點點頭,說道:“嗯,大家基本上達成一致了,現在就在等地方上的意見,如果沒有問題,軍制改革的所有事項都能定下來了。”
“這麼著急?”顧清風疑問道。
蒙琰順勢將顧清風攬入懷中說道:“不能不急,昨夜明鑑司急報,大寧滕寒已經對幽都發起第二次進攻了,以幽都的能力估計很難守得住,我判斷至少德州和河內是要丟的。”
“大寧這麼強了?還是您對權漢良沒有信心?”顧清風並不贊同蒙琰的猜測。
“我也只是憑感覺,試看吧。”蒙琰並沒有反駁,因為他的確只是猜測。
顧清風覺得蒙琰情緒不高,起身說道:“我去給您做點吃食,好好休息一下,可好?”
蒙琰拍了一下她的屁股說道:“辛苦你了,”而後停頓了一下說道:“這幾日也不會有太多的事情,不如你將顧家兩位嫂嫂請進宮來,聊聊咱們家這兩個姑娘的事情。”
顧清風神色一動,說道:“臣妾遵旨,這些事兒陛下就不用操心了,我還整治不了這幾個小毛孩子,明日蘇青和卓公夫人也會進宮。”
看著顧清風信心十足的樣子,蒙琰才覺得好像是自己多管閒事了一般。
大同元年二月初八,大宣朝明旨軍制改革開啟,四大帥府不變,由原來的八大將軍府增設至十二大將軍府,將軍府對應的則是十二大總管府,兵役制度上以三年為準,三年兵役期以後優異者可晉升為士,隸屬正式編制。
將軍府以下皆參與地方事務決策,地區性事務決策形成決策班底,以五或七人組成,日常事務以總管為首,軍管期間以大將軍為首,大將軍府所轄邊軍由大都督府撥付錢糧,駐防軍、巡防營由地方承擔,可屯田可直接撥付,主要看地方經濟實力。
四大帥府所轄邊軍共計一百萬,駐防軍三十六萬、巡防營十二萬,內衛府四十萬常駐軍不變,由民商司和成都府共同承擔錢糧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