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勞煩儲相去讓陳卓擬旨吧。”

“敢問陛下,冀王爺那邊該怎麼答覆,這樣做對冀王爺或許有些不公。”

“遷冀王為淮王,放棄熙山郡,改廬州大營為寒湖大營,他會明白朕的意思。”

這次真的是讓儲誠驚訝了,陛下還真是捨得,將大營從廬州前往寒湖郡也就意味著淮左一線將以壽春和廬州為邊線,讓出了大半個淮左。

“臣遵旨,”而後儲誠猶豫了一下說道:“老臣長子儲琛忝為麒麟衛副使,老臣覺得應該讓他為國效力了。”

蕭彧笑了,這死老頭子總算不藏著掖著了,一直以來他寧願自己承擔一切,也不想讓自己孩子進入朝堂這個大染缸,他最為出色的兒子長子還是在自己的強迫之下才入了麒麟衛,儲誠現在願意讓他的長子出來效力蕭彧很是滿意,儲琛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只是因為他父親的關係一直無法展現,不過蒙琰更想讓他那個天才的次子出仕,可惜那小子常年遊學在外摸不到蹤跡。

蕭彧故作深沉的點點頭說道:“儲琛是將才,一直待在朕的身邊倒是埋沒了他的才能,讓他去軍中歷練一下吧,儲相覺得廬州大營,哦,不,現在應該叫寒湖大營麾下廬江軍參將如何?”

儲誠微微一怔,這個職位是他沒料到的,寒湖大營麾下有六軍,廬江軍有兵三萬,儲琛過去就接掌廬江軍實屬厚愛,當然也是對儲琛的評價之高。

“老臣代犬子謝陛下厚愛!”儲誠大禮參拜道。

“儲相不必多禮,你為大寧盡心盡力理當有的回報,再說儲琛有這個能力,對了,儲慎現在在哪?”蕭彧風輕雲淡的一問立即讓儲誠警惕了起來,他可以讓儲琛為大寧為蕭氏效力,但他絕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儲慎就是他,也是整個儲氏的底線。

“陛下,小兒儲慎被老臣驕縱慣了,整日裡遊山玩水,老臣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

蕭彧心中冷笑,心道:“老匹夫!世家的老手段罷了,算了,儲氏是後起新秀,總是還要依附自己才有繼續發展的能力,也不能逼的太急,現在自己已經謀劃了一個全面進攻的計劃,還需要依靠這些人。”

“朕記得他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回來了,總在外面飄著作甚?別以後變成了蕭慕那個逆子那樣!”

儲誠微微閉眼,心中哀嘆不已,拱手道:“陛下,臣讓他的兄長寫信給他讓他回來。”

話說到位了,能做到什麼程度那就是另外的事。

就在儲琛抵達廬江之後蕭彧的計劃也開始著手了,先是調慶武軍逼近繁昌,其後讓新晉的大江水師主將兼徽州軍參將江魚浪封鎖大江水道,再次讓蕭湛引領寒湖大營麾下六軍向舒城逼近,最後讓潁州大營進駐壽春,江淮局勢開始真正的緊張了。

與此同時,大寧洛辰留守寧王蕭燁調動所部兵馬威脅南陽,而西京的甘銘和明聿也開始正式的侵入西域。

大寧全面進攻的態勢已然擺了出來,但此刻的大宣卻沉浸悲痛之中,陳之慶還是沒能熬下去,中華十二年七月初四,陳之慶薨逝在漢陽城楚國公府,享年五十五歲。

蒙琰為此罷朝三日,親至楚國公府弔唁,悲痛不已,陳之慶在彌留之際讓獨女陳阮帶一封書信交給蒙琰,蒙琰看到罕見的淚流縱橫。

而後蒙琰下旨,追封陳之慶為沅陵郡王,獨女陳阮晉封沅陵郡主。

直至七月十九日在眾臣的催促下蒙琰才對寧軍的全面進攻進行了反擊部署,進入全面抵禦階段。

七月二十五日,大宣秦王蒙煥出兵陳倉突襲扶風郡,至此戰事全面開啟。

七月二十七日,宣松在舒城郡東萬山鎮與大寧廬江軍血戰三日才罷,宣軍守住了底線,但同時也遭受到了重創,廬江軍參將儲琛身中三箭不下戰場,一時間名躁中原。

但也有意外的事情,寧王蕭燁進逼南陽以後,大宣南陽留守譚忌卻是一路回退到雲陽郡才開始防守。

而大寧慶武軍在繁昌一線竟為遭到任何抵抗便放棄了,不過慶武軍在八月初四在南陵郡遭到伏擊,損失近一萬人馬,逼得於慶宇直接退回和州境內,而宣軍卻沒有趁勢收復繁昌,繁昌一帶竟然變成了真空地帶。

第一輪戰爭之後,戰場形勢開始變得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