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彧點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年輕就是好,腦子轉的快,長孫冀在寧國腹地身份頗為尷尬,長孫氏族人不願與他深交,各路將軍都是對他諱莫如深,如說他是個庸才也就算了,可偏偏長孫冀是個不可多得的將領。

“嗯,長孫可用,成濟暫時調回金陵充任兵部尚書吧,剛好有個空缺。”蕭彧突然覺得自己也有用人發愁的一天了,這是好事也是頭疼啊。

“幽都的班底主要就是‘六老四少’,儲誠進政事堂,英爵入職錦衣麒麟,成濟晉位兵部尚書,王並、公孫羽、裴信這三老,還有鬱清、王子凌、徐道宗、羊霆宇四人的安排也是個問題。”端木陽意味深長的說道。

“端木,我們剛好重組了六部,吏部、禮部、兵部都有尚書了,幽都餘下三老就好辦了,王並出自太原王氏,出任工部尚書可以,裴信是河東裴,執掌戶部也說的過去,至於公孫羽暫時執掌工部吧,日後有合適的再調整,先安定人心。”蕭彧迅速做著安排。

“陛下英明,此安排甚好,政事堂現在剛好三個人,有一個幽都方面的人,六部中有四個出自幽都方面,他們不會不滿的。”端木陽對蕭彧的手筆很是佩服。

“鬱清等四人,你們兩個看著安排吧,不要輕待了他們,也不要寒了咱們自己將士的心。”難纏的都安排好了,其他的四個人蕭彧不好也不願意去做安排,畢竟平衡才是最重要的,讓吏部和政事堂爭去吧。

眼看就要入冬了,幽都的事情總算是快要告一段落了,陳卓看著窗外的雨夾雪裹了裹身上皮裘,打了個寒顫,幽冷的說道:“儲大人,貴主可還滿意?”

前天金陵將所有的人員安排和對權熙希望的事情都有了結果,這結果出乎了儲誠和權熙的意料,本來權熙只想駐守遼東,誰曾想蕭彧膽魄如此,直接讓他執掌幽都大將軍府,可謂是軍方第一人,表面看起來已經超越了於慶武和滕寒的轄區和勢力。

儲誠實在是無話可說,回道:“陛下決議臘月初十親赴金陵謝恩。”

“哈哈哈!儲大人以後說話也謹慎些了,您口中的陛下不是幽都宮中的那位,應該在金陵才是。”陳卓的話聽起來是善意的提醒,而實際上是一種警告。

“陳大人,你我日後在政事堂共事,還請多多指教!”儲誠也不示弱,你是政事堂宰相,我也是政事堂宰相,誰也不比誰弱,以陳氏在蕭彧心裡的地位並不比自己要高。

陳卓尷尬的一笑,他知道儲誠不好對付,他也明白蕭彧為什麼堅持要讓儲誠進政事堂為宰相,平衡,帝王心術。

儲誠對大家的安排沒有太大的意外,唯一覺得有意思的是長孫冀的安排,長孫氏,江東世家,一夜之間灰飛煙滅,這個長孫冀還能受到蕭彧的信任執掌太原軍務,確實不一般,要知道長孫氏可是蒙琰的母族。

臘月初八,權熙正式宣佈歸附大寧,陳卓當即宣佈聖旨,以權熙為燕王,幽冀大將軍,其餘原權氏舊臣皆有安排。

隨後權熙這個新出爐的幽冀大將軍命人更換王旗,這個舉動就是宣告著權氏在幽冀的統治結束了,史稱“幽冀易幟”。

當日就在宮城內,也是幽冀大將軍府內舉辦了盛大晚宴,雙方人馬各懷心思,各有鬼胎的相互恭維著,儲誠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長孫冀身上,他覺得這個人或許會是左右寧、宣的關鍵人物,但目前看起來長孫冀還是忠心於蕭彧的,但儲誠不相信長孫氏會忘了“秦淮血夜”,會不記得蒙氏的親情。

“長孫將軍,儲誠有禮了。”儲誠主動搭訕。

“哦,儲相,恭喜儲相出任政事堂宰相。”長孫冀趕緊起身恭賀,不過動作上有些侷促,明顯是沒有反應過來會有人和自己主動搭訕。

“長孫將軍,太原三面環敵,北有北慕,南有辰京,西有西京,都不是善於之輩。”

長孫冀有些不明所以,這儲誠這個時候跟自己說這個有什麼意思,太奇怪了,但是長孫冀是經歷過屠殺的,當年家主投靠蕭彧的時候他們這些人並不同意,在心裡上他們更願意接受遠在成都的蒙琰,之後家主父子被殺,蕭彧逼自己出來站臺,這一舉動讓長孫氏餘下的族人幾乎不和自己來往,其他人也因為長孫二字也避而遠之,這時候儲誠主動貼上來當然得接著,不管怎麼說儲誠都是政事堂宰相。

“多謝儲相提醒,末將知曉了,若有不濟之時還請儲相多多相顧。”

“哈哈哈!好說好說,不過將軍還記得蒙氏嗎?”

長孫冀臉色大變,正準備發火的時候儲誠用手按住長孫冀小聲說道:“將軍勿怒,本相曾受教於蒙珙先生,固有此問,你我是一家人,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