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讓他們著實佩服顧驍野的良苦用心。

這是許落第一次見到郭禹,很溫雅俊秀的一個人,約莫二十七八歲年紀,看上去沉斂溫和。

他一見許落,就深深地給許落行了一禮:“吾弟濟生當初多虧許姑娘照應,他向來頑劣不堪,給許姑娘添麻煩了。”

許落連忙客氣回應了幾句,心道,郭禹怕是還不知道,鄖州救她之事,是郭匡一手主導。

若是知道,怕是不能這般心平氣和地給她行禮。

眾人寒暄畢。

“許姑娘看看這個。”

百里長安將一份厚厚的卷宗遞給許落,“上次我和皇上南巡,途經多地州郡,發現許多存在已久的問題,若想以後長治久安,有些沉痾積弊,必須得去除。”

先前大魏朝皇權衰弱,閹黨黨政,各地太守都對局勢心有擔憂,是以暗地裡招兵買馬,囤積兵力。

這也因此造成,而今各地不少州郡的兵力都非常強大,且,掌控權基本都在太守手中,朝廷根本管不著。

雖說郡守的確可以掌握一定數量的地方兵,但而今這兵力過於強大了,一旦他們生了異心,有意謀反,勢必生出大亂。

百里長安作為兵部尚書,自然要考慮到如何提前消除這些隱患。

因此結合南巡情況,與郭禹商議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儘可能地將地方軍隊的管轄權,收歸中央。

許落大致翻了翻那案卷,改革方案、理由、措施,每一條都特別詳細。

按照百里長安與郭禹的計劃,兵部將設定一個新部門,名為都督府,在全國各州郡設立都督府直管的軍事衛所,由衛所直接統轄管理地方軍。

如此,各地太守以後將不再擁有軍隊的管轄權。

不得不說,這是一份有理有據,非常詳盡的改革方案。

書裡,顧驍野也覺得這份方案非常可行,直接交給百里長安去推行了。

但,政令一下,引發各地太守紛紛反彈,他們不願意交出指揮權,與都督府衛所的指揮官發生衝突,甚至殺了指揮官,乾脆宣佈自立。

叛亂於是由此開始。

許落自然不能跟他們說,這樣做會貽患無窮。

只能委婉地條分縷析了可能的後果,道:“太守執掌兵權,從前朝開始就已是慣例,如今突然要他們交出兵權,怕是他們會心有怨氣。若有人鋌而走險,不服從朝廷決定起兵造反,該當如何?”

顧驍野的目光落在女孩身上,在她說話的時候,無聲地注視著她。

其實他起初說想要許落做謀臣,只是找個機會,好與她相處而已。

但不意,她是真的對此上了心,說出的一番話,顯然,是深思熟慮過,且,頗能一語中的。

不知為何,莫名想起當年南征時,她孤身深入歷城誘導袁讓大軍東進,與他的計劃不謀而合的那番經歷。

心道,果然不愧是他喜歡的女孩。

無論是膽識與見識,絕非一般女子可比。

可見當初他將她囿於一般女子的範疇,想要用後位去留住她,是大錯特錯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