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碧雲帶著僕役出府採購物事時,回來告訴許落,先前那些被抓到京都的相士,都被放走了。

“這幾天承乾門外排了長隊,有戶部的官員在給那些相士發銀子,做回家路費呢。街上好生熱鬧,議論紛紛的。”

碧雲之前出府時,街頭算命的都不知所蹤,百姓都說皇上要殺盡天下相士,京都人心惶惶。

可這才沒多久,那些被抓的人,又全都給放了,還給銀子回家。

人人都不解,說朝廷大動干戈將人抓來,又白白送給銀子,也不知搞的什麼鬼?

碧雲多少有些欣慰地說,“今日我看街頭又有擺攤占卜的了,有官兵路過,還客氣跟他們點頭,讓他們安心營生,說以後不會再有麻煩了。”

許落沒想到顧驍野的效率會這麼高。

這才幾天,就已經開始落實了,說放人就放人,說發銀子就發銀子。

看來顧驍野想要朝著明君奮鬥的決心,不可謂不堅定。

既如此,她自然要傾力相助。

趁著這幾日無事,許落正兒八經好好琢磨了一番,該如何相助顧驍野。

雖然比起書中,他提前登基了好幾年,但,說來也是奇怪,如今朝中所發生的大事,雖說原因不盡相同,但目前劇情的走向,竟是神奇地與書中一致。

這個世界裡,顧驍野是因為要封她為後、尋她回來,這才出現了百官請願、抓捕相士一事。

書裡,這兩件事也在顧驍野登基第一年的時候發生了,只不過這兩件事互為因果。

顧驍野做了皇帝后,因極度憎惡相士,下令撤銷了欽天監不算,還執意要將天下相士屠戮殆盡。

彼時,京都也發生了百官請願,請求顧驍野撤銷屠戮相士的成命。

顧驍野不肯聽,將那些帶頭請願的大臣,連同各地被抓至京都的相士數千人,一併坑殺。

那會兒各地的義兵基本被平定,被顧驍野這麼一搞,人人自危。

再加上顧驍野突然推出軍務改革,強行將地方兵權收歸中央,導致各地郡守不滿。

政令才剛推出,立刻有人揭竿而起,且一呼百應,叛亂漸成星火燎原之勢,難以控制。

顧驍野任命百里長安為大將軍總領全國兵馬,平定叛亂,期間沒少御駕親征。

他花了三年時間,才算將天下徹底平定。

眼下看來,朝中情況至少是比書裡要好太多。

顧驍野一沒殺那些大臣,只是杖刑三十了事,二沒坑殺相士,反而大張旗鼓地發銀子,送他們回鄉。

這兩件事,多少能給顧驍野挽回一些口碑。

眼下,需要解決的,是顧驍野所說的,軍務改革之事。

這件事推行得好,誠然有利於穩定局面,可要是處理得不好,勢必會如書中那樣,引發起義叛亂。

*

數日後,顧驍野果然再次來了顧府,隨著他一起來的,還有丞相郭禹與百里長安。

這倆人當初在南征之戰中,對許落的表現早已有所耳聞,是以,對於顧驍野帶著他們來見許落,倒也並不驚訝。

他們驚訝的,是顧驍野對許落的態度,以及許落現在的身份。

不是皇后,而是,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