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瘋狂囤貨(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記小炒店在做開業前的收尾工作。
劉婉讓夥計多囤積大量的柴火,讓他們至少囤個1000斤以上的柴火,反正後院的柴房完全能夠裝得下。
這是她吸取上次“吃南北”的教訓。
“吃南北”上回有一次就因為柴火不夠,差點毀了爐裡的一爐餅。
還好,當時夥計臨時去街上,找到了賣柴火的老鄉,才把那爐餅救了下來。
劉婉現在兩家店需要的柴火數量都很大,所以她和幾個樵夫談好了價格,讓他們每天穩定往店裡送柴火。
另外,她在集上看到優質的柴火,也會買下來囤著。
囤東西的習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可能從遠古時代就流傳下來吧?
多囤物資,這樣才能夠以備不時之需。
劉婉始終心存隱憂。
雖然現在大周朝表面上一派欣欣向榮,但劉婉始終相信多囤一些食物是沒有錯的。
古代農業基礎十分薄弱,一旦有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發生,短時間內便難以逆轉形勢。
再加上物流不夠暢通,道路條件惡劣,運輸緩慢,一國之內物資排程困難,別想指望官府了。
比如說南邊發生旱災,北邊發生澇災,要想南北調運物資,都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缺少物資的情況,因為排程不順,可能要捱個一年半載,但是這一捱,人命就沒了。
劉婉時刻不敢忘記,歷史上發生過的易子食人,“兩腳羊”的慘痛教訓。
劉婉吩咐夥計,讓大家繼續把店鋪再擦拭乾淨一些,後天就準備開業了。
接下來,劉婉先去採購開業當天所需要的食材菜譜。
劉婉先準備了20道菜譜。
根據這20道菜譜,劉婉去集上走了一圈,讓魚攤掌櫃明天送20條魚,肉鋪的屠夫送40斤精瘦肉、50斤大骨、60斤的排骨、兩付下水到店裡。
……
一趟集市走下來,劉婉共支出15兩左右的銀子。
訂購貨物時,劉婉也藉著這個由頭,買了大量的肉和海鮮、米麵糧油儲存起來。
現在她已經有了足夠的積分,便把剩下的美食儲物櫃的儲存空間完全開啟。
十噸的儲物空間足夠大了,有了充足的儲物空間,劉婉要把美食儲物櫃填滿的想法沒有絲毫改變。
開小炒店正好是一個合理的藉口,沒有人會懷疑她為什麼要買這麼多的肉蛋奶。
當然,再怎麼買還要和自己的資金相配套,把最近賺的銀兩花銷了大半之後,劉婉終於住手了。
不管怎麼樣啊,現在儲物空間裡已經有了將近1000斤的大米,300斤的雞蛋,500斤的麵粉,近千斤的肉食,還有其他不花一分錢,自己挖的魔芋,春筍等物資。
劉婉盤點之後,覺得自己還缺少一些水果。
可是如今的水果品種不夠豐富,而且都不太好吃,比如葡萄能酸死人,枇杷也是一樣,甜的沒幾個,酸的居多。
最後,劉婉想到了她還有馬鈴薯和地瓜,這兩種作物微量元素豐富,完全可以抵得上水果的功效。
於是,劉婉就決定等地瓜和馬鈴薯收成後,除了留一部分做種子之外,其餘的都收到了美食儲物櫃裡去了。
有了這些糧食儲備,就算是饑荒一年,她也足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