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大儒有人打坐靜修得到領悟,有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得到頓悟,而他則是以美食入道,所以因為吃到絕妙的美食,思想境界有了巨大的突破,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劉婉也沒想到,吃一道桃花魚,還能讓有大儒之稱的鄭誠“悟道”了。

好吧,活久見。

但是劉婉臉上必須做出一派波瀾無驚的模樣,只是趕緊恭喜鄭誠一番。

劉婉大抵能感覺得到,鄭誠的這種突破,相當於旗幡之論,是風動,還是心動之說。

一派說是風動旗幡動的,一派說旗幡動是心動的,二者相較,自然是前者落於下乘。

而要達到後者的境界,就是鄭誠現在嘴裡說的突破了。

劉婉搞不清這些玄妙的感覺,反正她是靠賣美食賺錢的,又不是靠販賣思想賺錢的,所以,只要鄭誠認可她的美食就成。

“不、不,這一次要謝謝劉大娘,我卡在這個境界已經有幾年了,一直沒有突破。”鄭誠努力恢復平靜,道,“為了答謝劉大娘,以後王禮就直接納入我的雅齋課堂,由我親自授課。”

“多謝鄭院長。”

劉婉聽到這個好訊息,這才真正激動到了。

做美食是她也不算有天賦特長,都是託了美食系統作弊器的神功。

但是因此能將王禮“送”入鄭誠的雅齋課堂,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劉婉乍聽之下,也不知道什麼是雅齋課堂,鄭誠提到這個名字時,還有點矜持的感覺。

但是系統卻告訴劉婉,雅齋課堂是鄭誠在修賢學府唯一親自授課的課堂,現如今弟子不過區區的10人。

這些弟子,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天賦和才華,是未來幾近陸續參加科舉考試的預備種子。

鄭誠回鄉二十年,從雅齋課堂走出去的學員,參加科舉考試的成功機率是80%,最少都是秀才以上的,而能成為舉人進士的機率也有三成以上。

要知道,別看不是百分百,但這已經算是高到嚇人的成功率了。

古代的科舉制度,比現代社會考清北更難。

由鄭誠親自授課的雅齋課堂,相當於狀元強化班,除了能提高學員的學識,參加科舉考試的成功率,還有重要的一點是:

可以得到鄭誠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

不說鄭誠的知己好友都是封官拜相的,就是他自己20年教出來的學生,在朝廷中為官的有之,在全國各地居一州、一府、一縣之長的也不少。最沒出息的,也能著書立說,用學識討一碗飯吃。

王禮,原本是個寂寂無名的山村小子,能夠入學修賢學府就已經是一種運氣了。

他如果能在修賢學府勤懇地學個四、五年,參加科舉,中個秀才,基本上是頂天,但也不是特別的難事。

不過,如果進入了雅齋課堂,基本上秀才穩穩的,舉人進士還有三成的機率博一博,甚至還可能走得更遠。

聽到系統這麼說,劉婉這才知道,自己費盡心思做的桃花魚有多麼值得的,簡直是物超所值!

但在鄭誠看來,劉婉做的桃花魚幫他突破了思想境界上困擾已久的天花板,在身心愉悅的同時,思想境界又獲得了莫大的提升,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突破,所以才會這麼高興,願意把王禮納入自己的麾下。

劉婉趕緊行了一個禮道:

“鄭院長,多謝您對禮兒的栽培,劉婉無以回報,從今往後,您的一日三餐我都給您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