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識的字能運用到實踐中,那種感覺不知道多爽了。

劉婉也試著放手讓吳慧經手家裡的事物,先從買柴火、收鮮花、收草料這樣的小事做起。

對於劉婉來說,她倒不怕吳慧在賬目上做點小手腳,水至清則無魚。

劉婉即使發覺了,也會睜一眼閉一眼,只要吳慧不太過分,就不會管她了。

這在歷朝歷代,不管是什麼階層,何嘗不都是如此?

監管財務的制度定得越嚴,說明這裡越能養肥耗子。

有時候讓耗子養肥也是御下的手段,耗子吃得越肥,只能夠越聽主人的話,因為膽肥心虛。

再說,耗子吃太胖後根本就跑不掉,想要處理的話,一下子就逮著了。

見吳慧把賬本遞上來,劉婉身為王家的財務大總管也沒客氣,結過吳慧的賬本,比對了一下柴火的消耗量,道:

“這個月買柴火的錢還少了。”

“是啊,因為天氣轉暖了,有時候洗的東西在正午,水不涼,就沒有燒熱水,所以柴火消耗就少了。”

吳慧老老實實地彙報。

劉婉是提倡把人力從繁重的日常勞動中解脫出來,去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毫不吝惜花這些錢。

而且按目前的情況,她的幾個兒女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業”,比砍柴重要多了。

劉婉找村裡人買柴,也是給村裡人創造就業的機會。

所以從烤肉店生意穩定之後,劉婉就一直找村裡人買柴火了。

除此之外,今天收乾花也用了100文錢 ,草料用了10文錢,家裡有兩頭牛一頭豬,還有鵝也要吃草料,所以買草料也是一部分的支出。

劉婉核對完賬目,將今天所有的賬記到她自己的本子上。

如此一來,一個月後再核算收支多少,一年收支多少,就清清楚楚了,不至於變成一筆糊塗賬。

雖然這樣做事有點繁瑣,但這是培養他們理財的、持家的意識。

劉婉不厭其煩,小事也是做得津津有味。

“娘,我覺得咱們是不是可以再多養一頭奶牛,一頭水牛?再多養幾頭豬?”

王孝的野心還挺大的,劉婉覺得他是不是想做農場主。

“孝兒,照顧起這些牲畜來可累了,你白天要備料開店,再照顧這些牲畜,你忙得過來嗎?”劉婉道。

“娘,咱不是可以請人嗎?”

沒想到王孝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

“喲,你說的對。”

劉婉也點頭。

“還有啊,咱們這些牲畜產的糞肥都可以用來肥田,久了就能改善山上劣田的地力。”王孝還頗有想法。

劉婉點頭表示認可:

“行,你看著辦,不過要養豬、牛、羊的話,數量多,就別養在宅子附近了,不然會臭死了。

你索性養十幾頭豬,再養兩隻奶牛,兩隻水牛,再僱一個人專門打理,你也省得整天掏心扯肺的,生怕豬牛羊走丟了,被人偷了。”

現在以他們家的財力,完全買得起那麼多豬牛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