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是昏聵無能之輩,要不然大周朝也不會在遭天災人禍數年,還能夠在岌岌可危的邊緣維持著一線生機。

皇帝已經明白,要想鞏固大周朝的江山,除了要有數量龐大的軍隊,更必須有強大的國力,而國力的重點就在於農業。

要把農業做好,必須有像王敬這樣的能工巧匠,能夠推進農業發展。

張尚書這個建議,正好符合皇上的心思,便欣然應允。

但他讓張尚書回去制定一個完善的舉薦政策,嗣後再發給他過目。

張尚書同樣心花怒放,只要他訂的這套制度對大周朝今後的發展有用,皇帝肯定會把他記在心上。

別看他佔著工部尚書的位置已經很威風了,一個家族估計得幾百年才能出一個尚書,祖墳不光是冒青煙還是冒青色的濃煙了。

但是身為工部尚書,他也有自己的苦處,同僚的競爭排擠不說,下面的小輩虎視眈眈,躍躍欲試。

如今他年紀大了,頗有高處不勝寒之感,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聖上的歡心。

只要他做的事情符合聖上的利益,就是自己位高權重的秤盤星。

在皇上親自檢視水車和舂米機械之後,過了5天,聖旨下來了,吳縣令因為舉薦王敬有功,被提拔為易州州牧,不日內即可去上任。

王敬則被封為金牌工匠,持金牌工匠金牌,可以見官不跪,另賞黃金1000兩,良田百畝,工匠坊一座。

王敬既是完成了教授工部工匠的活,就暫時賦閒在家。

有這時間,他心量多陪陪外祖父和外祖母,也沒有隨意到處溜達。

他是個喜歡研究的人,在京城裡買了魯班鎖,整日研究魯班鎖的做法,希望自己也能親手造一個,閒時還做一些手工產品出售,比如木鳥什麼的,在京城也能賣得極高的價格,收入上來了,他心裡也就不慌了。

劉婉的新宅還沒裝修好,所以母子二人仍住在劉家。

除了陪外祖父、母,王敬差不多是閉關不出,大家平素只能聽到他院子裡傳來“悉悉索索”鋸木頭的聲音,還有各種“叮叮噹噹”削鑿聲,院子裡也飄出新鮮刨花的味道。

劉明經常來找他,對這個救了自己命的表哥,劉明一直抱著感恩的心。

他除了帶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給王敬,還約王敬去京城周邊的景點遊玩。

“哥,你不知道甘泉寺裡有一口甘泉水,可甜了,據說經常喝甘泉寺的水就能長命百歲,所以京城裡好多富貴人家會去甘泉寺,而且那裡求神拜佛十分靈驗,你不如明天跟我一起去吧?”

劉明極力勸王敬,見他整天悶在家裡,便想帶他去見見世面。

王敬笑說:“行啊,那就和你一起去。”

他對這個表弟也挺有好感的,見他這麼熱情,沒有看輕他從鄉下來的,又一番熱心安排,自是不好拂了他的好意。

他看出來了,去甘泉寺也是劉明特意為他安排的。

“那太好了,我帶上五弟六、妹他們一起去,他們吵吵嚷嚷的早就想去了,最重要的是甘泉寺裡的素菜特別美味。

對了,咱們得叫上姑姑一起去。”

劉明一聽王敬答應了,便點數著要一起去的人,結果越點越多。

看他這麼起勁,王敬笑嘻嘻地也沒有阻止他。

就在這時,丫環紅梅忽然慌慌張張的從屋外跑了進來,道:

“少爺,緊急,皇上、皇上來了。”

皇上來了?

頓時大家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