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說她需要喜歡舒適溫馨的家居感。

歐陽休提供了幾個方案,劉婉選了其中一個。

歐陽休說,明天他就會帶人來上門裝修。

劉婉便把鑰匙給了歐陽休。

劉明見姑姑做事幹脆利落,不由得心生佩服,道:

“姑姑,你是我見過的做事最利落的女子。”

劉婉笑道:“很多時候我都得自己撐著,做事不利落一點,根本就幹不了事情。”

劉婉買的宅子,距離孃家步行不到百步,真的是非常理想了。

以後搬了新家,只要想爹孃了,她隨時拔腿可以前往,爹孃也同樣可以天天來看她。

一聽劉婉連裝修的活也已經找人處理了,老夫人非常欣慰。

活到這把年紀了,她早就通透了,也不會給劉婉亂提建議,只是說隨劉婉,她喜歡就好。

認親之後,劉婉經常被爹孃感動道,覺得自己的爹孃也太好了,怎麼原主那麼不懂得珍惜呢?

不過人都是這樣,失去了才會知道原來擁有的美好。

王敬在工部那裡教得很順利,一個月之後,那些工匠成功做出了第一批改良的水車。

水車分為人力和畜力兩個型別。

人力的話,是供那些田地缺乏牲畜的農戶使用,可以用人力踩踏的方式來抽水。

畜力的話,則是那些地主,或者集全村之力有牲畜可用的村莊,用牛、騾等畜力抽水。

這兩種水車一出,不管是地主,還是老百姓,都能用上水車,實現了全方位的覆蓋。

舂米機則比較簡單了,機械改裝後,從原來的手掄槌,改為腳踏石槌,但是從節省體力,提高效率方面進步了不止一點點。

張尚書將水車和舂米機都在皇宮附近安裝好之後,便將此事稟告了皇上。

皇上一聽說有這些玩意兒,不由大為驚喜,迫不及待地要出宮檢視。

皇上微服出行,帶著上百名的侍衛悄然出宮。

到了離皇宮不足三里地的田地邊,就見一頭健牛正在轉圈圈,透過牛的拉動,水箱將水運到山頂,山頂的水裝滿了,又從水溝裡分流到各個田地中,源源不斷的供水,大大節省了人力,改變了惡劣自然環境阻礙的開荒大計。

大周朝國土有三百萬平方公里,田地有八百萬頃左右。

良田卻只佔了三分之一,還有半數以上的田地,如果雨水充沛之年可以勉強種植,一到雨水短缺的旱季,就種不了水稻或者顆粒無收。

皇上大喜,說水車大妙,大周朝的江山可因此穩固百載不動搖。

“有了這個水車,大周朝無形中就至少多了三百萬公頃的良田。

哪怕是多出中等田,也能極大充實我大周朝的糧倉。

這等貢獻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張愛卿,水車是誰發明的?”

張尚書是個耿直之人,也不貪功,便把王敬發明水車的事和皇上一說。

皇上聽了王敬的事,卻隱約覺得很熟悉,谷口鎮?桃源村?一些蛛絲馬跡在他腦海中滑掠而過。

突然,他腦子中靈光一閃,說:

“愛卿,你說的谷口鎮桃源村,朕數月前似乎有下過一道御旨,那裡有一位打虎英雄叫王孝,還有一個寡婦叫做劉氏的,都姓王,都是一個村的,他們不會是一家人吧?”

張尚書沒想到皇上會突然這麼問,還能對王家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