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如果過年有一碗紅燒肉吃,就已經美上天了。

王孝並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只是過去窮苦的生活養成了他節儉的習慣。

“娘,咱們家也能過肥年了。”

“對,就是要過個肥年,讓大家感到過日子有奔頭!”

劉婉母子關了店鋪回家。

半路上,綠草茵茵,經過一片還沒耕種的田野時,劉婉說:

“等等,這邊的益母草挺多的,咱們多摘一些回去,正好做青明粿用。”

“好。”王孝把牛車拴在路邊,然後和孃親一起下車,到田田埂邊上採益母草。

益母草在春天探出了新芽,肥厚的綠葉子,略帶著些白色的絨毛,看起來清新誘人。

清明粿是她以前去農家樂玩的時候,老闆現做過給他們吃,味道鮮美誘人。

把這一片的益母草都採得差不多了,劉婉和王孝這才滿載而歸。

回家後,王孝把劉婉買的肉都提到美食坊處理。

美食坊乾淨寬敞,連水都用竹管接到了門前的水槽,要洗漱十分方便。

現在做大菜,劉婉都喜歡在這做。

王憐一看這一整筐的肉,便知道有好吃的了,趕緊上來幫忙,纏著劉婉問:

“娘,買這麼多肉,要怎麼安排?”

劉婉報了幾個菜名,王憐聽得嘴都合不上了,說:

“娘,這麼多好吃的,咱們是不是從初一吃到十五都不重樣?”

“那當然。”劉婉樂呵呵地說。

只是有些肉和菜放不了那麼長時間,但是她會想辦法偷偷放在自己的儲物櫃裡,屆時拿出來就和新鮮的一樣。

她買這麼多肉,可以隨時在儲物櫃裡替換,不會被人懷疑,什麼時候想吃,再從儲物櫃裡拿出來就是了。

王憐要幫忙切肉,劉婉說:

“這些我行,你要是閒,就和你大嫂學學女紅,學下怎麼做衣服,鞋襪。”

這年頭,女孩子都要懂得做一些針線女紅,否則以後嫁人還會被婆家看不起。

鄉下雖然沒有那麼嚴苛,但劉婉知道,以後她的小棉襖肯定不會嫁在鄉下。

她會努力給她找戶好人家,保證她的後半生衣食無憂。

劉婉的目標很遠大,但現在還只是一個想法,沒有成型。

但不論如何,從小培養王憐一些在當世立足的基本功還是必須的,不管是識字還是女紅,這對她今後挑選婆家都是加分項。

劉婉此言一出,王憐不由苦巴著小臉,說:

“娘,我只想學做菜,學醫術,不想學女紅,我學不會。”

“你不試試怎麼知道?大嫂不是在做小娃娃的夾襖嗎?你去幫忙,要真不行再說。”

劉婉也知道,每個人的天賦不同,雖然她想給王憐一些立足的資本,但是如果王憐真的做不來女紅,她也不會強行要求。

因為,她也贊成,做重要的事,必須從興趣出發,如果沒有興趣,很難做好,就算勉力去做,也不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