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見大哥如此表態,也坐不住了,說:

“娘,你說得很對,我也贊成,我自己當時在這做木工的時候,也覺得束手束腳的,又怕吵大家休息,地方也小。

現在那邊工坊快要建成了,工具都搬過去,挺敞亮的。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有獨立的地方,做事情比較方便。”

見大家意見統一了,劉婉心頭氣也順了一些,說:

“行,那木工坊搭好,就繼續搭食品坊。”

其實吳慧在說那些反對的話時也是脫口而出,沒有經過大腦。

現在她在王家沒有什麼底氣,她最大的底氣應該就是肚子裡的孩子。

但現在孩子還沒生出來,也不知是男是女,如果能生個兒子,她的腰桿就硬了。

這是如今的女人普遍的想法,嫁人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能生兒子,能生兒子,就在一個家庭站穩了腳跟,公公婆婆知趣的,甚至要畏懼兒媳婦幾分了。

因為這意味著家裡的“皇位”有人繼承了,而兩個老傢伙以後老了,養老還得靠“皇位”繼承人,能不客氣點嗎?

劉婉不知道吳慧這種想法,要不然肯定會嗤之以鼻。

新時代的年輕女性們去父留子事件層出不窮。

如果女人不想結婚,反正也就是一個單細胞的事,還能夠選擇優良的品種,可沒人覺得有個兒子就能夠為所欲為,指天懟地。

但是吳慧短視的發言還能統領家裡人的想法,這不由讓劉婉心生警惕。

一個家庭,如果當家主母眼光短淺,那就會把家庭帶入萬劫不復的深坑。

吳慧該長長見識,開開眼界了,不能還這樣帶著村婦級的“思想覺悟。”

但是吳慧現在懷孕,身子不方便,劉婉決定等她生完孩子,就帶她去見見外面的世界,讓她開闊眼界,不要那麼短視。

這就像是一個原本天天吃榨菜就泡麵的人,還以為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美食的人。

如果吃過五星級飯店的菜,她就會懂得,這世界上比泡麵榨菜好吃的東西多得海去了。

吳慧這是第一次對家庭事件發表意見,然而她的提議卻被婆婆無情的拒絕了,最後還“逼”得王孝和王敬要表態,吳慧心裡很不爽,很委屈,卻又不敢說什麼,只能夠低眉順眼地假裝順從。

至於她心裡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至少表面上毫無波瀾。

第二天一大早,劉婉剛起床,還沒吃飯,就約趙氏上山挖筍。

劉婉揹著竹筐“吭哧吭哧”地來到趙家喊趙氏時,趙氏正在餵雞。

劉婉說如果趙氏現在要是不方便,她就自己去。

雖然有點訝異劉婉這麼早就要上山,但也沒覺得什麼不妥,農家的時間也沒有特別規律,想到什麼做什麼就是了,於是馬上應和著背上竹筐就上山了。

劉婉的體力好,既然收到了系統的警示,知道未來會有饑荒,有心要多收儲一些糧草。

於是,她慢慢的走到離趙氏較遠的竹叢中,快速挖了不少的筍,然後放入自己的美食儲物櫃。

未來她的美食儲物櫃可以收儲10噸美食,筍再多,只是佔其中一小部分,而且這是應季的菜蔬,還有飽腹感,過季後就沒有了,所以劉婉有多少就收多少。

“劉大娘,你在哪呢?”

趙氏埋頭很投入地挖筍,好長一段時間,才發現沒看到劉婉的蹤跡了,便放聲大喊。

劉婉的聲音從比較遠的地方傳來,說:“我在呢,我能聽到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