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帶了兩塊蔥油餅,一竹筒的水,都放在竹筐裡,不知道趙氏有沒有帶吃的喝的,她也不好問,不然一問好象逼得人家得帶吃喝似的。

兩個人正要往後山上走,謝蘭花從屋裡出來了,說:

“娘,劉大娘,我跟你們一起去掰筍。”

“好啊。”

三個人踩著細碎的步伐往山上走。

趙氏說她每年都會來這邊掰苦筍,這一帶的苦筍又多又密,今年氣溫升溫快,所以今年苦筍生得比往年早一些。

趙氏觀察到這個現象,提前來掰筍,再遲幾天就會有更多的人來掰,到時候苦筍就少了。

邊說邊聊,不知不覺,走了半個時辰,來到了半山腰趙氏說的竹林。

拇指頭粗細的竹子,一人多高,密密麻麻地,在這些竹子邊上冒出新筍,這就是她們要掰的苦筍了。

劉婉雖然是第一次來掰筍,但她有樣學樣,學著趙氏的手勢,一根接一根,每一聲“卡”脆響,就意味著又一根苦筍到手。

而且劉婉還有一個開掛的美食系統,能幫她尋找作為美食任務輔料。

苦筍觸發的美食系統任務是:苦筍小腸湯。

苦筍是小腸的輔料。

劉婉剛聽到這個任務,而且系統還判定苦筍是輔料,不禁還反問系統:

“小腸的輔料不該是大腸嗎?”

“啥?”系統懵逼了。

“哈哈,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

劉婉逗完系統,言歸正傳,起勁掰筍。

在系統的指引下,劉婉精準地找出在密叢裡的苦筍,掰得可歡快了。

一手一根,一手一根……

那種尋覓有所收穫的滿足感在心頭漾開。

不到半個時辰,劉婉已經掰了半筐的苦筍。

趙氏經過她這時,看到她掰了這麼多苦筍,不禁打趣說:

“劉大娘,你上山前拜過山神嗎?運氣還挺好的。”

劉婉呵呵一樂,說:“瞎貓撞上死老鼠!”

三個人分開,沿著自己的區域去找苦筍,趙氏不時高聲喊她們,讓她們別散得太遠了。

三個人彼此都能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還有“悉悉索索”掰苦筍的聲音,這些動靜讓人覺得安心。

劉婉覺得和朋友上山幹活挺愉快的,比自己一個人上山悶聲不響做事好。

於是也不時時高聲和趙氏聊一些家長裡短。

趙氏問劉婉,說:“鐵頭回來說,幫你們把豬閹了,有這回事嗎?”

“是啊,我家王孝聽鎮上的獸醫說,可以閹。”劉婉含糊地編個解釋。

“聽說閹了會讓豬長肉?”趙氏好奇。

“是啊,現在長得可快了,而且性子也溫順了許多,你家要是有小公豬也可以這麼做。”劉婉道。

“那行,我去看看你家的豬,如果像你說的那樣,我讓相公也把咱自家的豬也閹了。

這隻小的10天前才從集市上買的,之前那頭豬準備過年前殺了。”

趙氏絮叨道。

農家就是這樣,一年養一頭、兩頭豬,年底的時候殺了賣肉,一方面是增加收入,一方面是自己也能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