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知道但凡武功招式都需以內力輔助,內力遊走四肢奇經八脈時才能將氣勁貫穿到一招一式,如此下來一招一式才能威力大增,內力驅使之下渾身氣力才能綿綿不絕。

洛千空有一身內力,卻不會驅使執行之法,只能憑藉自身蠻力苦苦支撐。

一千招劍法從頭到尾演練一遍,趙管事才收起竹竿停下,饒是內力深厚,一千招劍法不間斷的演練下來,也有覺得疲憊不堪。

拂去額頭細汗,趙管事斜頭觀察了一下洛千,只見洛千臉色通紅渾身大幹淋漓,嘴角流著鮮血,再也支撐不住癱坐在地上大口喘息。

趙管事心中默讚一聲,自顧下山去了。洛千躺在地上好自調息一番,方才緩過勁來,只覺得渾身痠痛無力,自從前天夜裡悟出千字劍典真意已經兩天兩夜沒閤眼,一夜勞累之下竟站不起身來,只好強行跑到小亭之中運轉睡功好好休息一番。

陳摶睡功玄妙非凡,能在沉睡之時自行修復損傷經脈肌骨,洛千在山頂小亭之中睡了半日,一覺醒來日已當頭,起身活動了一下四肢筋骨已經好了許多,於是強撐著下了山一頓飽飯之後又回到住處歇息了半日。

再醒來時一輪圓月已經懸在枝頭,初窺武學門徑,洛千知道趁熱打鐵的道理,於是又起身來到林間演練劍法。

昨天夜裡跟著找管事練習,一千招劍法繁多複雜,每個招式又有好幾個動作組成,每個招式之間又需變換身形銜接,如此多的動作身法倉促之間很難掌握,洛千隻能憑著記憶演練,再結合對千字劍典書法的理解一招一式自行參悟。

劍法與書法天生就有想通之處,書法又“橫”、“豎”、“勾”、“點”等筆畫,對應劍法之中亦有“削”、“劈”、“撩“、“刺”等招式,各類書法雖然呈現出來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本無非是“折“、“頓”、“挫”、“蹲“、“駐”、“提”、“轉“,劍法亦有快慢緩急,進退突擋之分。

洛千已苦練千字書法數月,早已對千字劍典中一筆一劃瞭然於胸,加之又有趙管事一夜開悟,此時再練起來得心應手,相較之前有快上許多。

趙管事只為洛千演練一遍,此舉大有深意,一招一式的教習猶如他人餵食,久而久之容易喪失自身悟性。

作夜演練一遍卻是拋磚引玉,洛千沒了依靠只能自行參悟,不懂之處只能一點一滴的嘗試,久而久之方能水到渠成。

洛千悟性非凡,趙管事亦是因材施教,不想洛千過於依靠他人,因而泯滅了天份,限定解惑三次也是相同道理。

草長鶯飛,蟲鳴漸起,一月時間轉眼而過,這一個月裡洛千每日不停參悟演練之下,一千招劍法都以練得有模有樣。

手中的竹竿揮斷了十幾根,虎口之上也生了許多老繭,一套劍法演練完畢,洛千停住身形在一口青石之上坐下休息,幾口清水下肚疲勞之感也隨之消減。

這幾日劍法愈加純熟,洛千不禁思索起沒招沒式的運用之法,畢竟只會練劍不會用劍不過形同虛設,每日對著空氣自練自觀總覺得少些什麼。

劍法練得在好臨敵之時不會運用不過是砧板上肉,思前想後當需找一人對練,方能融會貫通。

可自己在修羅門中之認識蕭翎一人,蕭翎已經被花臉男帶走,其餘弟子都在忙著提升武藝,竟找不出一人與自己對練。

思前想後,恐怕只有一人能與自己過招,這人就是趙管事。可趙管事有言在先,之能指點自己三次,先前演示劍法已算一次。

洛千深知練劍過招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反覆打磨印證才能運用自如,若要找李管事請教恐怕沒練幾招三次的機會就用完了。

洛千腦筋轉的奇快,片刻之間就有了主意,趙管事有言在先,要請教他時需在藏書樓東窗點一根蠟燭,二人在山頂小亭相見。倘若自己不點蠟燭,也不去山頂小亭,只是每日找他切磋,如此只是比武而已,便不算請教。

實在不行自己就主動挑戰,逼迫趙管事出手,二人雖無使徒之名,卻已有使徒之實,想來趙管事也不會對自己下手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