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鎖機簧輕響,藏書樓的大門如往常一般按時開啟,一群試煉弟子蜂擁而入。洛千站在人群最後,所有弟子都已入樓,趙管事又躺在了那張藤椅上閉目養神,一根竹竿在大腿上慵懶的敲打。

洛千邁步進來走到藤椅之前,一本正經作揖行禮道:“聽聞管事大人武功高強,小子一時技癢難耐想與閣下印證一番,還望賜教!”這是趙管事邀戰花臉男子時的說辭,卻被洛千搬來就用。

趙管事緩緩睜眼,發笑道:“哦?倒是有趣!且看看你有何本事。”

洛千再不答話,手中竹竿做劍,“劍”字劍招已然出手,這一招乃是千字劍典中“劍號巨闕”四劍之首,既然是比劍切磋,以“劍”字式起手先發也算應景。“劍號巨闕”四劍大開大合,施展起來猶如巨劍當頭,洛千一個月苦練之下,再使出千字劍法已經像模像樣,揮劍之間虎虎生風。

趙管事也不起身,躺在藤椅上手中竹竿信手一揮劈向洛千小腿,這一擊拿捏的精準,洛千正提腿上步,腿剛伸了一半竹竿已經後發先至等在那裡。洛千不急變招小腿結結實實捱了一竿,就如同是洛千的腿主動撞到了竿上。

小腿被打的麻木,“劍”字招再也使不下去,洛千又換成“號”字劍變幻身形來刺趙管事肩膀,趙管事竹竿一變如長蛇吐信一般纏了上來拍到洛千持劍之手,手上傳來劇痛,手中竹竿幾乎拿捏不住,刺向趙管事肩頭的一劍歪了出去刺再空處。

“號”字劍落空,洛千身形再變換為“巨”字劍側身橫削,趙管事好像早已料到洛千會如此變化,手中竹竿早已擋在洛千竹竿離手三寸之處,洛千這一劍力道貫與劍尖,三寸之處正是力道最為薄弱之處,三寸被擋劍力頓時潰散。洛千劍法再變“闕”字劍欲直刺中門,誰知尚未刺出之時趙管事竹竿已經抵在洛千胸口。

趙管事手中竹竿輕輕一彈,洛千胸口如遭重擊,直挺挺從藏書樓飛了出去。洛千躺在地上柔弱胸口站了起來,心中有些興奮,看來找趙管事練劍之事可行。

洛千回去後又心中琢磨與趙管事交手的情形,反覆練習“劍號巨闕”四劍,發現使用“劍”字招時,若出劍再快上一份,上步時腳下慢上一份留幾分力道應變,則小腿不會被擊中。“號”字劍出手時手應再抬高一寸,劍鋒下沉,趙管事的竹竿就無法打到自己。“巨”字橫削只是應留三分力道,格擋之下才不會劍力潰散,“闕”字劍亦是同理,出劍之時應顧忌中門,才不會被獨守長驅直入。

趙管事出手時貌似每次都能料敵先機,自己劍招尚未使全就被他破了,思前想後原來是自己習慣將連在一起的四字劍法連續使出,如此一來趙管事早將他的劍法看透,看著這千字劍法並非要一氣呵成,需的能一字一劍信手捏來,讓對手無跡可尋才好。

細細思索之下趙管事每一擊恰好點在洛千劍法的病處,洛千將這些病處一一記下,再演練一番統統改正之後又來到藏書樓。

“聽聞管事大人武功高強,小子一時技癢難耐想與閣下印證一番,還望賜教!”

幾息之後,一道身影從藏書樓摔了出來,洛千拍拍身上塵土站起身來,又反覆思索印證,回去後又自行演練一番。

修羅門中日月輪轉,距離封門入山已經過了半年。

不止從何時起,一名不是深淺的無賴弟子每天都要上門挑戰管事老人,每天少則上門挑戰一兩次,多則五六次,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實力懸殊之下每次都是兩三下就被打出門外,弄得灰頭土臉滑稽可笑。自古習武之人都注重氣節,這種行為哪裡是挑戰,分明是撒潑耍賴,眾弟子對這種無賴做法無不嗤之以鼻。

也有有心人暗中觀察了一番,一開始時管事老人只需躺在藤椅上隨意揮舞竹竿就能將那名試煉弟子打跑,久而久之那名弟子竟然能在管事老人竹竿之下撐上七八招才被打出門外,又過一段時間,管事老人需從藤椅之上坐起身應對。第二月時,需從藤椅下地起身應對,三個月苦心不輟下來,那名試煉弟子已能在管事老人竹竿下走上十餘招而不敗。

知情之人無不暗暗驚呼,要知道修羅門中的試煉弟子幾乎人人都被管事老人用竹竿敲過腦袋,從沒有人能躲開他那當頭一擊。

有人效仿那名弟子也去找管事老人切磋練劍,頭一個人剛進入藏書樓就被衛兵拿住痛扁一頓,原因是持劍入藏書樓,修羅門早有規矩,不許持劍進入藏書樓。第二人學著那麼弟子拿著竹竿去挑戰,卻被管事老人一竹竿打的半月起不了床,從此除了那名無賴弟子,再也沒有人敢去藏書樓挑戰。

眾人猜測,可能是那無賴小子天生一副銅皮鐵骨,給竹竿敲上也跟沒事一樣,眾人也不知這無賴小子姓甚名誰,只能將其喚作“銅皮無賴”。

銅皮無賴洛千又一次從藏書樓飛了出來,此番挑戰終於撐過了二十招。洛千心中明瞭,自己能在趙管事手下撐過二十招,完全是對方有意幫他磨鍊劍招,大鬧修羅門的花臉男武功如此了得,只與趙管事對了兩劍就落荒而逃,若說自己武功能勝過花臉男,那完全是天方夜譚。

他也早知道這些試煉弟子在背後對他指指點點,稱他為“銅皮無賴”,可他是乞丐出身,要飯乞討時哪一日不是被街上的潑皮百般打罵凌辱,早已習慣了被人指指點點,對於這種稱呼渾不在意。

幾個月磨練下來,千字劍法已經純熟,也漸漸明白每招劍法之間亦存著生化制克之理,一招劍法練的再出神入化,出手之時也有破綻,對敵之時想要在劍招之上取得優勢,需得變化多端, 一招一式也要因地制宜,不能拘泥劍招形式 。劍法有快慢之分,不能一味求快,應當在對敵之時根據對方招式快慢變化。

洛千如今已經對劍法的快慢、進退、變化等運用之法靈活應變,一招一式之間信手捏來。可有一點洛千始終不得其法,趙管事運劍之時能將重劍使的力重千鈞,輕劍輕若浮毛,有時劍上彷彿帶著磁力能將洛千的劍粘住或是引開。洛千無論如何練習都無法在輕重之間隨意轉換,百思不得其解,隱隱覺得這一重關竅若不能領悟,劍法之道將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