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晉平公 第44節 女齊抗命
章節報錯
趙武無奈,他能夠做的事便是盡力安撫各諸侯。史料記載,一邊是晉平公命智盈、女齊組織諸侯幫助杞國修築城牆,一邊是趙武分派行人赴各諸侯國,給予各國以豐厚的獎勵,代表晉侯對各諸侯國的國際主義善行表達了最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沒辦法,你國君是一個總喜歡拆臺的主,但我趙武作為執政大夫,必須補臺啊。
在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往往透過戰爭的形式予以表現,史料的記載也就戰爭多了一些。現在世界和平了,值得史料記載的當然不會是戰爭了,而是象為杞國修築城牆這些事。
終於,在杞國大型工程建設完工了,各國帶著自己的施工隊也回了國。但事情還沒完哩,因為根據晉國司馬女齊牽頭召開的杞、魯兩國協調會議精神,魯國必須將佔領杞國的土地全部歸還魯國。
女齊作為堂堂晉國中軍司馬,元老級別的大夫,德高望重,一向受人尊敬,這次居然被派來具體負責杞國城牆修築工程,本就一肚子火。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作了充分調研,認為杞、魯兩國之間的矛盾那純粹就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杞國仗著有太后撐腰,總是告魯國人的狀,晉國卻決是偏心為杞國人說話,女齊內心早就不服了。
在女齊看來,你杞國本就是一個姒姓東夷小國,魯國才是咱大晉國的正宗姬姓兄弟之國,現在咱大晉國不幫助同宗兄弟,卻一個勁幫助外人,這不應該是中原諸侯聯盟盟主應該有的態度!
所以,當杞國人追著女齊要求晉國幫助拿回所謂的魯國人侵佔的土地時,女齊黑著個臉,冷冷看了看杞國人一眼,理也不理,率隊回晉國去了。
春秋時期最愛打小報告的杞國人在女齊那裡吃了軟釘子,立即便向晉平公再次打了小報告。而且,這次小報告是連續打了兩個,一個是向晉平公打,一個是向晉平公的母親即晉國太后悼姒夫人打。
悼姒夫人氣壞了,在晉平公面前摔了好幾個碗,怒道:“這個女齊也太不把老孃放在眼裡了,他這明擺著是不讓先君在地下安寧啊。魯國必須歸還土地,女齊必須得到懲罰!”
晉平公無奈,只好把女齊召來問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女齊聽說又是杞國那檔子事,便對晉平公正色道:“主公,一個國家要發展壯大,當然離不開侵佔他國土地。想當年,我們晉國才多大點地方?還不是靠滅了虞國、虢國、焦國、滑國、霍國、楊國、韓國、魏國等國而壯大起來的,然後是不斷從戎狄那裡攻佔土地,終成今日沃野千里大國?
要知道,我們晉國滅亡的這些國家,有許多還是姬姓諸侯哩。但有誰在責怪我們晉國?相反,為我們晉國取得這些土地的先君,象武公、獻公、文公等,哪個不受世人尊敬?
大國不爭佔小國領土,大國怎麼發展?杞國和魯國,既然相鄰,那麼多年過來了,當然有其歷史土地糾紛,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我們晉國管得過來嗎?
再說,杞國是夏朝的後代,到現在,純粹就是一個東夷之國了。魯國是誰?那可是我們共同的祖先文王之後,是周公所建立的中原諸侯!周公建立魯國,目的就是監視東夷,推行周禮。魯國才是我們真正的兄弟之國啊。
主公想想看,魯國對我們晉國是什麼態度?貢奉常常送到,國君和卿大夫時時來朝見,這是同志加兄弟的關係啊。象杞國,早就應該成為魯國的附庸了,從而增強魯國的力量,以拱衛中原啊。
現在我們卻要做出對杞國有利而對魯國不利的事來,增長東夷小國的野心,打擊兄弟之國的積極性,摧殘我晉國作為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的威信,老臣相信先君地下有知,一定不會答應!
如果主公一定要遵從太后的命令,非得要損害魯國,那這事老臣是無論如何也沒能力去做了。老臣就請辭吧,主公您就派其他人去幹這事吧。”
女齊說完,向晉平公行了一禮,從容告退。
晉平公哪裡還敢答應杞國要求?他命人狠狠訓斥了一番杞國人,然後此事便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