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晉定公 第7節 範鞅落幕
章節報錯
誰都知道,這個混亂局面,就是範鞅這個中軍元帥出了大問題了。所有的大問題都是源於小問題,所謂的小問題,都是源於象範鞅這樣手握大權的政客謀求私利開始。
但範鞅不這樣認為,天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天下了,對自己範氏來講是,現在是要考慮如何為自己的範氏爭取到更多利益,以適應一個新的天下的到來。
天下再亂,那也是周天子的天下。晉國,也只是國君的晉國。咱老範關心的,是範氏家族。
自己年紀大了,是要考慮一下接班人的問題了。據說,範鞅有三個兒子,但老三士吉射最聰明,深得範鞅喜愛。
士吉射之聰明,是有留傳的。有一次,趙鞅想要平整趙府花園,欲改造成一個跑馬場,這就需要砍掉大量的樹。
本來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花點錢請人來幹活就是。但是,正好那天士吉射去拜訪趙鞅,聽說趙鞅要花錢請人砍樹,便對趙鞅道:“我有一辦法,不但不用花錢,還可以賺取民心,且能夠把這些樹都砍掉。”
趙鞅來了興趣,便問計將何出。士吉射道:“先出公告,說國家建設需要木材,欲高價收購,那百姓便會想著去山上砍樹。再放出風聲,說趙府有樹木,山上危險且路遠,想要樹的就來趙府砍,要多少砍多少,不收錢,那百姓就一定會來趙府砍樹,而且對您趙大人心存感激。”
趙鞅大喜,依計而行,果然不花一分錢便將樹都砍光了,得到樹的百姓還都很感激趙鞅。
範鞅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但範夫人對自己這個兒子愛耍小聰明鋒芒畢露非常擔憂。就說這個故事吧,看上去士吉射為趙鞅出了個好主意,但這個好主意卻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那便是為了自家的利益,完全可以不考慮國家。
這個主意的前提是國家建設需要樹木,但國家有這個建設需要嗎?
範夫人認為,士吉射為達到私利,可以不顧國家利益,那一定會給范家帶來麻煩。但範鞅不這麼認為,他偏愛這個士吉射,認為士吉射基本繼承了他的基因,聰慧多謀,好好栽培,必成大器。
就這樣,範鞅最後選定了士吉射為範氏家族繼承人。範鞅對士吉射道:“兒吶,以後范家就交給你了,你一定要牢記。權力鬥爭,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否則,本事再大,威望再高,不去時刻關注權力鬥爭,就會帶來滅頂之災。
要在權力鬥爭中處於不敗之地,關鍵是形成自己的勢力圈子。為父老了,去世前肯定會安排好一切,待為父去世後你便可以進入卿級班子。
現在晉國六卿中,就咱範氏和中行氏兩家的勢力是超強的,中行氏是範氏的鐵桿盟友,一定要無條件地團結一致。只要兩家緊密團結,就可以壓制其他任何家族。
一定要密切關注趙氏家族,趙鞅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也是今後咱們範氏最需要防範的物件。不能讓趙氏坐大坐強,只要有機會,便予以壓制趙氏。趙氏一倒,其他家族不足為慮。
對其他各大家族,要時刻注意收集不利他們的資訊,在關鍵時候,這些資訊可以致其於死地。所以,一定要把情報資訊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大事要事面前,沒有十分的把握,自己不要出面,能讓人家出面便讓人家出面。說的話,做的事,必須要能轉圈,自成其圓,不能讓人家抓住把柄。一句話,小心謹慎,謹言慎行,不要去做馬大哈。
你母親講得對,在自己沒有全面掌控局面之前,不要鋒芒畢露,否則會攤上麻煩事。上次你去為趙鞅出砍樹的主意,這種主意還是不要出為好,你說,你出了這主意,趙鞅得到了好處,你得到了什麼?
權力場上,只講一個利益,什麼親情、友情、禮法、名譽等等,都可以靠邊站。必要時,心要黑,臉要厚,不擇手段。”
範鞅就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兒子的,尤其是對趙氏,範鞅一直防範著。但趙鞅太謹慎了,自從被範鞅忽悠去搞那個什麼鑄鐵刑鼎後,趙鞅飽受了非議。所以這些年來,趙鞅一直很低調,正如範鞅所說的,趙鞅很老實,他除了接受晉定公和範鞅的命令外,就是加強學習,提升修養。
範鞅所不知道的是,趙鞅把大量的精力用於尋訪人才和結交他國賢臣上。趙鞅,已經著手改造自己的趙氏家族了。這種改造,有人材上的儲備,經濟上的改革,軍事上的準備!
但此時的範鞅還是把精力放在了為範氏家族攝取最大利益上。比如,這一次,宋國大臣樂祁的事。
宋國人在研究春秋江湖局勢時,敏銳地得出了一個結論:晉國人現在在江湖上越來越不被諸侯看好了。
這個判斷是無比正確的,但成功的調研卻產出了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決定。公元前504年8月,宋國派大夫樂祈出使晉國,向晉國重申宋國人堅定跟著晉國人的決定。
宋國人瘋了嗎?沒瘋,他們準備投機一把:趁大家都不看好你時,我來看好你,然後你會對我格外感激,從此會對我宋國多加照顧。
一直以來,宋國是晉國的鐵桿盟友,到了春秋這個時候,宋國人在交好晉國時,選擇的是交好晉國的範氏家族。
但樂祈對範氏卻非常失望,因為範氏實在是太腐敗了,樂祈有意結交趙鞅,他認為,晉國的前途在於象趙鞅這樣的人。
趙鞅當然很高興,於是熱情歡迎了樂祈,據說是到國都新絳很遠的地方,專門等候迎接樂祈,並設宴隆重款待。
樂祈很感動,送給趙鞅一份厚禮:六十面精緻盾牌。他共帶來一百二十面盾牌,原本都是要孝敬範鞅的。
範鞅眼巴巴等著樂祁來孝敬自己,結果聽說樂祁將一半的禮物送給了趙鞅,當時便咆哮了:好你個樂祈,居然與趙氏勾結在一起。
範鞅以宋使未先見晉侯而私自結交晉國大臣為理由,下令逮捕樂祁,投入大牢!
可憐樂祁,就這樣被整整關了兩年。趙鞅當然去努力救過樂祁,但範鞅冷冷道:“抓都抓了,又無端而放人,豈不是說咱晉國辦事沒有章法了?”
趙鞅長嘆一聲,就這樣,樂祁居然被扣留在晉國整整兩年,直到在晉國去世!甚至樂祁去世後,宋國人來要屍體,範鞅還要利用樂祁的屍體與宋國討價還價!
晉國人的這種強橫做派,終於令宋國人對晉國產生了強烈的不滿!馬屁拍到馬腿上,咱老宋自認倒黴。但今後,你晉國想要咱老宋再屁顛屁顛跟著你轉,那就沒門。
看著曾經的盟國一個個離晉國而去,東方大國齊國卻一個個收攏著中原諸侯,鄭國、衛國、宋國甚至魯國都呼啦啦倒向了齊國。一個反晉聯盟正在悄悄組建,齊國,只需等一個機會,就開啟爭霸新時代。
年老體衰的範鞅終於受不了了,他最後出現在歷史上,便是再次率軍討伐鄭國、衛國,但結果呢?沒有結果,最終的結果是範鞅卒了。
公元前501年,晉國中軍元帥範鞅去世。這個在春秋江湖呼風喚雨般的大牛人終於去世了。範鞅,長期浸淫於晉國政壇,其權力鬥爭的本事無人能敵,其貪賄腐化亦無人能敵。
他終結了士氏家族一貫來的忠君愛國的優秀品質,把遺傳於士氏祖先的聰明才智全面服務於謀取私利,為後世所不齒。在其執政晉國的十餘年時間裡,親手毀掉了世界和平,攪亂了趙武執政以來的各諸侯國和平相處共謀發展的時局,進一步把晉國敗壞致眾叛親離,全面喪失霸主地位。
想想士蒍、士會、士匄、士燮這些為晉國作出巨大貢獻計程車氏先人,範鞅,你對得起列祖列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