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晉頃公 第18節 諫不受賄
章節報錯
賈辛等人走馬上任去了,魏舒看著自己的弟弟赴梗陽上任的背影,看了好久,才憂心沖沖回府。
家臣成鱄見家主悵然若失的樣子,遞了一杯水給他,勸這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家主休息休息,這段時間連續處理這些事,魏舒確實也累了。
魏舒喝了口茶,看著成鱄道:“我把梗陽交給自己的兄弟,不知國君和朝中大夫們會不會認為我是一個偏袒的人呢?”
成鱄恭敬道:“這可能可能會有人來閒話您呢?誰都知道,魏戊大夫是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一直以來,他做到遠不忘國君,近不迫同事,居順境而思道義,處逆境而求本真。言有禮行有義,不驕不躁,讓他治理一個縣,那是太應該了。
從前,武王滅商而得天下,分封諸侯七十一,同父兄弟封國十五,同宗姬姓封國四十,這都是武王之親,天下誰有異議?選賢舉能,無論親疏,唯求德才兼備,何必考慮其他呢?如果主公有符合九德之才,儘管大膽使用。”
魏舒問道:“何為九德?”
成鱄道:“一曰度,即內心堅定製約於道;二曰莫,即德行端正反應和諧;三曰明,即做事光明磊落大方;四曰類,即勤於施捨沒有私心;五曰長,即教導別人不知疲倦;六曰君,即嚴明賞罰顯示威嚴;七曰順,即慈祥和順使人歸服;八曰比,即選擇良友謹慎交往;九曰文,即符合天地經緯。
九德,是文王的德行。只要堅持九德,不犯過錯,處世便沒有什麼令自己遺憾悔恨,就能承襲上天福,澤被後世子孫。
所以,武王擇有德者分封,非但沒有受到非議,反而典籍記載這正是文王之德,福佑到了武王這一代。
現在,主公您遵循九德舉賢才不避親,還要擔心有人非議你嗎?依我看,魏戊大夫能夠得到提拔,這正是主公您已經接近了文王之德,以後也一定能夠讓主公後世子孫得到福佑呢。”
魏舒大喜,重賞成鱄。
再說魏戊,心知自己身份特殊,中軍元帥之親兄弟,如果自己出一丁點差錯,都可能給兄長魏舒帶來麻煩,所以履職非常勤勉。
但這一次,他碰到了問題。這是一個技術問題,一個需要自己斷案的官司。很複雜,魏戊犯難了,如果斷案不公,那便要出大事。
魏戊不敢怠慢,既然自己能力不足,那便請兄長作決斷吧。
涉案中的一個想來想去,覺得自己可能敗訴。聽說魏大人將官司移送給中軍元帥了,便想送賄賂魏舒以勝訴。史料記載,賄之以女樂。
那個時候的晉國,收送禮物、收點賄賂那是再正常也不過了,象魏舒還算好的,他很少受賄,甚至可以說,幾乎從來都不受賄。象中行寅、範鞅這兩人不便貪賄成精,還經常主動索賄,在整個春秋江湖都有名的。
魏舒很高興,畢竟自己擔任中軍元帥以來,貌似來送禮的不少,但送女樂的就這一次。魏戊知道後非常著急,他知道兄長從來不貪賄,但這一次卻是因為自己領地的人向他行賄,他居然要接收,這不是自己敗壞兄長名聲嗎。萬一兄長因為受賄而斷案不公,可能會被人利用從而攤上大事。
但他不敢直接去勸諫兄長,而是託了好朋友女寬去勸諫。女寬頻著他的下屬閻沒去魏府求見魏舒,魏舒很高興,熱情邀請他倆一起吃飯。
令魏舒納悶的是,這倆仁見在吃飯前後表面非常奇怪,居然嘆了三聲氣。
要知道,客人在主人家裡吃飯時,嘆氣那可是有失進食之禮。所謂進食之禮,是指古人在吃飯時要講究的那些規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規矩。
酒菜端上來時,客人要起立以示感恩。如果有比自己尊貴的客人到來,則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介紹特色或上等菜餚時,要熱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這叫“食至起,上客起,讓食不唾”。
正式開吃,要等主人發話後客人才可以落座。如果自己的地位低於主人,還要雙手端碗杯麵向主人聽他講完,再落座。
吃飯時,不可大口吃飯,酒水飲料不能長口喝;盛到自己碗裡的飯不能剩下,也不能分回飯器;咀嚼時口中不要發出響聲;不要專意去啃骨頭,也不能把骨頭扔給狗去啃;自己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當接著吃完;不要專撿自己喜歡的菜餚吃;進食時不要隨意剔牙;客人不能自己動手重新調味,也不要直接端起調味醬便喝等等。
肚子再餓,飯量再大,飯再好吃,碗再小,客人吃飯也不能超過三碗飯,吃到三碗要表示吃飽了,不能把自己搞成飯桶一樣。
飯局快結束時,如果客人還在吃,主人不能說自己吃飽了,要等客人不吃了才停止進食。如果主人還在吃飯,客人不能漱口,否則就是對主人不恭敬等等
規矩很多,其中還有一個規矩那便是“當食不嘆”,即吃飯時不要唉聲嘆氣,唯食忘憂,不可哀嘆。
所以,這兩人在吃飯時嘆氣,那是有違進食之禮,是對主人魏舒的不尊敬。
魏舒當然不高興,忍不住發問了:“你們兩位今天怎麼了?我聽說,唯食忘憂,你們碰到什麼煩惱了嗎?”
閻沒連忙道:“稟元帥,下官嘆氣是因為覺得自己貪心不足。下官兩人從昨天晚上開始就沒有吃飯,心想著今天要來拜訪元帥,所以餓著肚子,儘想著元帥家裡的好酒好肉。
剛坐下來吃的時候,我們卻擔心起來,萬一元帥給的飲食不夠我們吃怎麼辦,所以就嘆了氣。吃到一半的時候,我們更覺得自己可恥,居然懷疑元帥不讓我們吃飽飯,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現在,我們兩人都吃飽了想想元帥作為我們晉國的執政大臣,希望元帥執政能夠象我倆今天的胃口一樣,只要吃飽就夠了,不要有其他的什麼想法。所以不由感慨而嘆氣。”
魏舒是什麼人?哪能聽不出其中的道理?君子所求,夠用即可。應如肚腹,夠飽即可,過量飲食,必導致腹漲氣滯,久之則病!
最後,魏舒將女樂退還給行賄人,並且嚴格依法辦事,一時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