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晉平公 第17節 復仇之戰(1)
章節報錯
胥午笑了,他拍了拍手,對大家道:“城主已經回來了,那就讓我們為他以死效力吧。”
欒盈早在後堂靜候多時了,他一直在聽著眾人的說話,心中如波濤翻滾般起伏不定。兩年了,這些舊部家臣,曲沃大族,原來一直都記著欒氏曾經對他們的好啊。此時聽到胥午拍手暗號,便掀開幃幕,款款而出。
眾人頓時呆了,等反應過來,便擁將上來,圍著欒盈,激動不已。欒盈待大家熱情平息了一會,含著淚向眾人一一拜謝,眾人紛紛惶恐還禮。
欒盈道:“欒盈不才,遭奸人暗害,不得已四處流亡。本已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但每日想起祖先基業喪於自己,日夜不安,故潛入故土,欲奮起一搏。本不想連累眾兄弟,但欒盈在後堂聽眾兄弟所言,感動萬分。欒盈深知,欲除士氏,孤掌難鳴,唯依靠眾兄弟,齊心協力,方可成就大事。”
說罷,再次起身拜謝。然後,欒盈將與齊莊公所定大計對眾人說了,眾人興奮異常。這些人,都是欒盈和胥午親自商定的可靠人士,不用擔心訊息走漏。欒盈就在此與眾人商議了具體行動方案,一場大規模的晉國內亂就從幕後走向了前臺。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此時的晉國權力格局。此時的晉國六卿名單為:中軍帥佐士匄、趙武,上軍帥佐韓起、荀吳,下軍帥佐魏絳、程鄭。
也就是說,欒盈被驅逐後,其下軍佐由荀氏家族旁枝智氏的程鄭取代,但程鄭並非智氏族長,他只是代理而已,這個位置是留給智氏族長荀盈的。現在的六卿變成了六大家族各佔一席,即士氏、趙氏、韓氏、荀氏、魏氏、智氏。
這裡我們必須再理一理晉國此時的各大家族的最新稱呼了。
首先是士氏,士氏到了此時,已經正式被確定為以範為氏了,所以我們以後便稱範氏,其代表人物此時是範匄、範鞅。韓、趙、魏三氏是不變的。然後便是原來的荀氏現在已經用兩個分支來區別了,即中行氏和智氏。
也就是說,上軍佐荀吳(原中軍帥荀偃之子)這一支現在我們稱中行氏,荀吳我們以後稱中行吳。下軍佐程鄭(後來是荀盈)現在我們稱智氏,荀盈我們以後稱智盈。
之所以要改變一下,主要也是為了與大多數的史料記錄相符合,這個是題外話。
各大家族中,趙氏與韓氏一直是兄弟加同志的感情,這是基於歷史上趙家對韓家有恩,後來趙氏大宗被滅門後韓氏又幫了趙氏,這樣的感情是很深厚的。這兩家在很長的一段晉國春秋歷史裡,一直是共進退同榮辱的。
範氏、中行氏關係一直交好,這也是源於曾經荀偃、士匄的上下級關係,互相提攜。而智氏本就與中行氏同出一脈,與以此時也是依附於中行氏的。這樣一來,範氏、中行氏、智氏此時是一個利益集團。
只有魏氏,要說好,與各家都好,要說關係,關係也就那個樣。但是,魏氏與欒氏的關係一向非常好,這也是源於曾經欒黶與魏絳曾經分別為下軍帥佐,保持了良好的同僚關係,甚至在晉組織聯軍對秦國的遷延之役中,魏絳最終選擇堅定跟隨欒黶率下軍和新軍先行撤軍。
其他的各大夫這裡便不多講了,我們主要還是講講欒盈的勢力圈。
在國內,此時的欒盈可爭取的物件主要有軍中各大夫,卿級班子裡主要是魏舒,接下來便是整個曲沃的勢力,以及欒氏家族還有軍中各舊部。令欒盈心疼的是,被範匄父子殺掉的十位大夫已經不在了,否則,這個力量就強大了。
在國外,主要是齊國的力量,因為齊莊公與欒盈約定,只要欒盈一起兵,齊國也就三軍齊發討伐晉國。
由於欒黶曾經領導過下軍與當時的新軍,欒黶又擔任過下軍佐,後來新軍被撤併,分散至中、上、下三軍,父子倆都愛好結交軍中各職大夫,所以軍中有不少人親近欒氏。
這一次,欒盈派人秘密聯絡了不少人,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七輿大夫(即國君戰車除了主戰車以外,還有配套的七輛副戰車,稱為七輿。副戰車的指揮官為各輿大夫)都願意追隨欒盈起事,還有其他一些將官。
令欒盈激動的是,他聯絡了下軍帥魏舒,魏舒二話不說,當即便答應全力相助。現在,行動馬上要開始了,沒有代號,只有復仇。
此時的範匄、範鞅在做什麼呢?他們根本沒想到欒盈已經潛回了晉國,而且已經在密謀起兵了。都已經兩年了,這兩年,父子倆可謂是牢牢把握了晉國朝政,尤其是殺了十大夫以後,貌似誰都不敢多言。
六卿中,範氏中行氏智氏結成了一派,趙韓兩氏本就低調,而且也與欒氏有矛盾。國君還年輕,最關心的便是吃喝玩樂,國政全託付給了自己範氏。
至於那個隱患欒盈,本以為他會投奔楚國,一旦他被楚王任命為楚國官員,那就坐實了欒盈叛國謀逆之罪,自己便可以對欒氏家臣、舊部再來一次大殺戮。
誰料欒盈就呆在晉楚邊境,所以範匄一心想著要給楚國打擊。但他又怕晉楚直接開戰,自己身為中軍元帥必須領兵與楚作戰,那就不好玩了。
範匄想到的是吳國,為了拉近與吳國的關係,範匄建議晉平公將晉國公主、晉平公之妹嫁給吳王,這便有了上面的齊國藉機提出送媵並將欒盈偷偷送回晉國一事。
範鞅是有警覺的,他也防著齊國,因為他聽說欒盈偷偷跑到了齊國。齊侯本就是一個亂來的主,他擔心欒盈借齊國之力來討伐晉國。但齊國人死不承認與欒盈有任何關係,只承認當年欒盈的幾個勇士跑到了齊國出仕。
“我們招募了欒盈的勇士,那不正是消弱了欒盈的勢力?”齊國人這樣對範鞅講。等到齊國人主動提出願送媵女給晉國公主陪嫁後,連範鞅都認為可能是冤枉了齊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