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晉平公 第14節 叔向脫罪(下)
章節報錯
祁奚?他不是已經告老了嗎?早已不再關心朝中大事了,叔向不主動去找他,他會來幫叔向嗎?而且,他此時已無權力,國君對他甚至不怎麼了解,怎麼幫?
幫叔向的人我們先不說,且說樂王鮒,他在叔向那裡被冷遇便動起了歪腦筋。他去見了晉平公,晉平公正為叔向之事而心頭不快,因為他真的非常賞識叔向的才學,這位老師學富五車,為人正直,怎麼就攤上參與欒氏謀逆的大事了呢?
晉平公本想直接去向士匄幫叔向求情,見樂王鮒來見自己,便問道:“你覺得叔向能免罪嗎?”
樂王鮒嘆了一口氣道:“主公,叔向雖賢,但他這一次估計難逃罪責了。羊舌一門四兄弟,個個人中龍鳳,手中之情深世人皆知。但他們與欒氏走得實在太近了,叔虎、子魚實為欒氏死黨,伯華、叔向與欒氏也經常往來,鐵證如山吶。如今四兄弟已經一逃一亡,唉,伯華、叔向他們太重兄弟親情了。”
晉平公非常遺憾地嘆了口氣,於是也打消了替叔向說情的念頭。
什麼叫小人?這就是典型的小人,羊舌一門已經夠慘了,你前腳還在羊舌府拍胸脯說要幫助羊舌氏,因為得不到謝禮後腳便到國君面前落井下石,而且下的是一塊特大特重的巨石,唉,叔向啊叔向,你這下是在劫難逃囉。
此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趕路,他很著急,不斷催促車御快一點。他,就是已經告老還鄉的祁奚。
他的家臣有些擔心,他再次勸道:“您急著為叔向去求情,難道不擔心自己被牽連嗎?”
祈奚道:“吾聞小人得位,不爭不祥;君子在憂,不救不祥。如果我們的國家,有小人掌權,作為臣子而不為國盡忠奮力抗爭,那叫不祥啊。如果一個賢人有難,不去幫助他,那也不祥啊。”
祁奚終於見到了晉國中軍元帥士匄,對這位德高望重的祁奚大夫,士匄不敢怠慢,依禮相見,奉以香茶。
祁奚開門見山道:“老夫此次見元帥,是為叔向而來。”
士匄忙道:“您儘管吩咐。”
祁奚喝了一口茶,緩緩道:“元帥,《詩經》有云:惠我無疆,子孫保之。《尚書》亦曰:聖有謨勳,明徵定保。這就是告誡我們後人,要保護那些為國家作出貢獻的功勳後代啊。叔向的先祖,是為我們晉國作出巨大貢獻的賢人。叔向本人,正如尚書所說的,經常為國君出謀劃策而且很少有過失,他精通籍史,經常教育他人而孜孜不倦。
叔向可謂是我們晉國的柱石啊,象這樣的柱石,哪怕是他後世十代子孫犯了罪也應該從輕發落,以此可以勉勵有德才的人全身心地為國家貢獻自己的才智。如今,他的弟弟犯了罪,他卻因此要受到牽連,老夫認為這是在摧殘國家棟梁啊。
元帥吶,老夫今天斗膽來勸誡您,您可千萬別犯糊塗啊,切莫做出追悔莫及之事啊。老夫聽聞善為國者,賞不過而刑不慢。賞過則懼及小人,刑慢則懼及君子。與其不幸而過,寧過而賞小人,毋過而刑君子。
元帥吶,賞賜賞賜過分,就怕恩及壞人;刑罰濫用,就怕殃及好人。如果不得已做得過分了,那麼寧可行賞過度賞賜了奸人,也不要施刑過度處罰了君子。
所以鯀治水不力而被堯帝誅殺,但他的兒子禹非但沒被問罪,反而得到重用,終於為國家治了水患,功德無邊啊,到後來成為帝王。伊尹一開始背棄了商王太甲,但太甲始終沒有怨恨伊尹,反而重用了他,成就了一代賢相。管叔蔡叔叛亂被天子誅殺,但仍重用其兄弟周公。這都是施刑不能過所帶來的好處啊。
元帥還記得郤氏之事嗎?郤氏滅了賢大夫伯宗,導致全國人民都憤怒啊,最後是引禍上身。元帥,郤氏的教訓要吸取啊。與人為善,會使各大夫真為國盡忠,多殺人又何必呢?”
士匄聽得是冷汗直冒啊,他不需要聽進去很多,只要聽進去郤氏滅族之事便可以了。想當年,正是郤氏滅了伯宗,士大夫都憤怒了,最終失去了人心,被政敵抓住機會,最終被滅族。
叔向既是國君任命的太傅,深得國君信任,且為人賢德,名聲遠播,羊舌四族也就是羊舌虎鐵心跟著欒盈混,羊舌鮒最多也只是平時有些貪財,而羊舌赤與叔向那是深得民心的。
士匄忙拱手謝道:“若非您老指點,我差點犯下大錯了。您的命令,我哪敢不聽呢?”
祁奚見士匄答應放過叔向,非常高興,跟著士匄便去見了晉平公。士匄對晉平公說:“主公,現在已查明,欒盈一案,羊舌虎確有罪,而伯華、叔向、籍偃並未牽涉其中,請主公下令讓他倆官復原職吧。”
晉平公大喜,立即命人宣佈君令。就這樣,叔向等人終於脫罪。
早有人將這個喜訊報告了叔向,叔向仍舊只是淡淡一笑,他的家臣對叔向說:“您怎麼知道祁奚大人一定會救您呢?”
叔向道:“祁大夫舉賢不避親仇,《詩》曰:言德行直,則天下順之。他是有德行的人,只有象他這樣有正直德行的人,才能不畏不亢為國家謀事,也就是象他這樣有正直德行的人輔佐國家,讓我們的國家實現四方歸順啊。他知道我,所以我相信他一定會來救我。”
家臣又道:“是啊,那我們應該要好好去謝謝祁奚大人啊。”
叔向又淡淡一笑,也不再多話。
叔向去向祁奚表示感謝了嗎?沒有。祁奚救了叔向,來到叔向府裡看望叔向了嗎?也沒有。
因為兩人都很清楚對方是怎樣的賢人,祁奚舉賢不避親仇,他救叔向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是僅為了叔向一個人。當他成功救了叔向後,他便回家了。
叔向更要為了成全祁奚之名而故意不去致謝,因為叔向很清楚,只有自己不去致謝,才顯得自己的羊舌氏與祁氏根本沒什麼特別的關係!
都是非常人也!
士匄當然也是在關注著的,當他聽說祁奚離開新絳後便回到自己封邑了,心想原來祁氏與羊舌氏確實是沒有什麼特別交情的,叔向連基本的感謝都沒有,看來祁奚確實是為了自己好啊。
士匄也沒有心思再去理這些了,因為他需要做的事便是徹底剷除欒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