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晉平公 第14節 叔向脫罪(上)
章節報錯
根據規定,叔向和哥哥羊舌赤暫時被免去一切職務,呆在家裡閉門思過,隨時聽候問訊宣召,這就相當於被雙規了。
士匄不敢隨便殺了包括叔向和羊舌赤在內的其餘三人,一是羊舌氏與欒氏關係雖然交好,但羊舌氏幾乎與任何一個大家族關係都不錯。
二是因為叔向的名聲太大了,他學富五車,通古識今,對典籍經史是無所不通,是當時名震春秋江湖的大學者。
三是國君對叔向非常賞識,此時國君雖然年僅十五六歲,晉國國政幾乎託付給了自己,但以後親政,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輕易殺了叔向,那自己可能會吃不了兜著走。
士匄的擔心是對的,但士匄也非常想除掉羊舌家族。因為此時的欒盈還在,此時他逃到了楚國,如果欒盈引楚軍報復,國內任何與欒氏交好的家族都有可能成為欒盈的內應。
羊舌家族至少是一個隱患。
叔向在做什麼?他在思考。他真的沒想到欒氏家族會覆滅得那麼快,兄弟羊舌虎因為是欒盈的死黨而被捕處死,這是他咎由自取。
畢竟,羊舌四兄弟中,也就羊舌虎在平時把與欒盈的關係當成是一種榮耀,總是自吹自擂說自己與欒盈上卿是多麼要好,每天往欒府跑,把自己當成欒氏家族的一個家臣一樣,參加欒氏組織的一切活動,公開宣稱自己是欒盈的鐵桿親信。
於是,欒盈一出事,羊舌虎便倒了血黴,被處死。
現在自己與兄長都還犯著案,難道自己的羊舌氏就這樣完了?家裡人都很著急,忠心的家臣總來跟他商量如何解救他,而不忠心的家臣,有幾個已經辭職不幹了。
也有好友偷偷來他家看望叔向,有人問叔向:“您受到這樣的罪,太不值得了。這是不是您還不夠明智才惹來的麻煩?”
叔向淡淡答道:“至少,我現在還活著,比起那些已經死去和正在逃亡的人,我還算不是很糊塗吧。什麼是明智?《詩經》曰:優哉遊哉,聊以卒歲。無官一身輕啊,能夠實現真正的清閒和逸脫,這才是真正的明智吧,就讓我悠哉遊哉了此一生吧。”
來人心道你還悠哉遊哉,你還沒脫罪呢,懸在你叔向頭上的屠刀不知何時便會落下來,你還說自己明智。算了,既然你如此淡定,那我也不多說什麼了。來人嘆了口氣,帶著無限遺憾走了。
叔向貌似很淡定,但其實這幾天,他想了很多。
他想起了士會,也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齊國的晏嬰,他們為什麼能夠在政壇上經歷多少風雨而永不倒?不黨,對,不參與權力鬥爭的前提便不不參與任何一個利益團伙!
包括大哥和自己在內的羊舌家族的兄弟們,實在是太強要光大自己的家族了,好不容易家裡出了兩中軍尉一太傅,便想著入卿入閣,主動攀附欒氏,結果欒氏一倒,便攤上了大事。
叔向也終於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了,母親雖一介女流之輩,但她能夠從一個女人的角度,認為漂亮女人生下的孩子當然也是美的,一個美的孩子可能因為得到太多的讚譽而趾高氣揚,從而帶來禍害。是啊,叔虎正是這樣啊。
小心駛得萬年船,而小心謹慎的基礎便是低調謙恭。以後,要更加低調。
叔向暗暗發誓:今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參與任何利益集團,我叔向只認準一事,那便是對國君負責,忠於國君忠於國家。
還有,自己現在攤上大事了,這是一樁弄不好便令自己以及羊舌氏灰飛煙滅的大事,甚至可能還要連累其他的人。欒氏有著親近關係的許多大夫,同樣自己的羊舌氏也有著親近自己的其他大夫。這個時候,如果主動尋求其他大夫的幫助,極有可能便是害了人家!
對,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去麻煩人家了,有福可以分給他人,有禍就應該遠離他人啊。
叔向胡思亂想著。突然,一名家僕興沖沖來報,說樂王鮒來求見。樂王鮒是誰?
樂王鮒,晉國大夫,姬姓,以樂王為復氏,晉平公近臣,智計過人,深得晉平公信任。對了,樂王鮒還是百家姓裡複姓樂王之鼻祖,不過現在複姓樂王的很少了,因為樂王后來分化為樂姓和王姓。所以,樂王鮒也是樂姓和王姓的鼻祖。
他來做什麼?叔向皺皺眉,他不喜歡樂王鮒,因為此人貪財好色,總是用小聰明為自己謀利益。雖然是國君的近臣,但不少正直的大夫都看不起他。
樂王鮒確實是為自己謀利益來了,羊舌一門四傑,他認為叔向沒什麼罪,有罪的是他的兩個兄弟羊舌鮒和羊舌虎,現在兩人一逃一亡,士匄再要追究羊舌赤和叔向面臨著很大的輿論壓力。
不管如何,國君也是挺尊重他的老師的,而且,叔向之德才是全天下有名的,是晉國難得的賢臣。
既然如此,那如果自己為叔向去向國君求個情,估計國君會對叔向網開一面,那這個人情值大錢了。樂王鮒喜滋滋地想著,興沖沖地來見叔向。
叔向還在想著這種人不要見了,樂王鮒卻已經入府了。原來,家僕們都認為主人有難,人人都避而遠之,想不到樂王鮒這樣的國君面前紅人會主動前來,肯定是來幫助主人的,所以自作主張把他迎了進來。
樂王鮒假惺惺地問候了叔向,叔向也只好依禮敷衍,最後,樂王鮒一拍胸脯對叔向道:“大夫別擔憂,有我在,包管大夫無罪。”
羊舌府裡的家僕們聽了個個很激動,樂王鮒本以為自己這樣一說,叔向一定感激涕零,然後吩咐趕快重禮以謝。但叔向卻無動於衷,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反而是端起了茶杯。這是什麼意思?送客。
樂王鮒走了,空手而歸。叔向自他進府到他出門,始終端坐在椅子上,連站起來送一送的必要禮節都沒有。樂王鮒竹籃打水一場空,悻悻而走,心道:老子好心來幫你,你卻沒有半點表示,還如此無禮,那就等著,老子不搞死你才怪。
羊舌府的家僕家臣們都很不理解,他們問叔向:“樂王鮒是國君的寵臣,他如果為您求情,國君一定會聽他的,怎麼不禮遇他呢?”
叔向淡淡一笑道:“樂王鮒是什麼人晉國都知道,國君雖然喜歡他,但只是喜歡他在閒暇時為國君帶來快樂。欒氏一案,案情重大,國君是沒有主意的,關鍵是元帥的態度。他最多也只能是向國君求情,所以是沒有什麼用的。他這次來,幫助我是假的,向我們索要財物是真的。”
家臣們都急了:“那,您也不能呆在家裡等著被處理啊,要主動去請人幫助啊。如果連樂王鮒都不能幫您,那全晉國還有誰能幫到您呢?”
叔向仍舊淡淡一笑道:“祁奚。也就只有他能夠幫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