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晉悼公 第29節 晉喪明君
章節報錯
晉國霸業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每一個晉國人都以自己的國家為豪,每一個晉國人以自己的國君為榮。如果給晉悼公再多些時日,以他的強勢,春秋會不會有一個特殊的發展路徑呢?比如,中國歷史不會出現一百年以後的戰國時期呢?
這真的很值得遐想的!但是,歷史沒有給晉悼公他希望中的時間,貌似老天也妒忌著這位雄才大略的晉國國君,因為無論是齊桓公還是晉文公還是楚莊王,沒有任何一位諸侯國君能夠取得象晉悼公那樣的功績。公元前558年周曆11月9日,一代天驕、春秋霸主晉悼公不幸因病逝世!
春秋舞臺一顆最耀眼的星就此殞落,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君主就此化古,晉國人民失去了他們最強大的依靠!
這是一位偉大的諸侯,自公元前573年以14歲少年即位以來,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展示了他的強悍。還記得他入晉國時,對著晉國公卿大夫們的那番就職前演講嗎?
國君就是要釋出命令的,國君的命令你們就是要聽從的,如果你們不聽從國君的命令,那這個國君不當也罷。既然讓我當這個國君,那你們必須得聽我的。
誰敢相信,這咄咄逼人無比凌利的話,出自一位14歲少年之口?而且,面對著的是剛剛弒殺了一位國君的看起來令人膽寒的以欒書、荀偃為首的晉國眾公卿大夫?
他幾乎解決了晉國百年來的一系列問題。晉國最大的問題是內部權力鬥爭,但晉悼公強勢掌控了晉國朝政,懲亂任賢,整頓內政,完全打壓了以晉國六卿為主的晉國公卿大夫勢力,平衡了內部權力,有效抑制了晉國權力鬥爭,各公卿大夫對這位年輕的國君無不俯首。
剛一即位,便大力發展內政。史料稱,“始命百官,施捨己責。逮鰥寡,振廢滯,匡乏困,救災患,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節器用,時用民,欲無犯時。”
他重用的人才中,有一個根本的思路,那便是大力重用元老,並明確職責!魏相、士魴、魏頡、趙武為卿,平衡公卿權力。荀家、荀會、欒黶、韓無忌為公族大夫,負責教導公卿子弟共儉孝悌。修典正法,尤其是將晉國先賢之法給重新明確下來,任命士渥濁為大傅,推行晉景公時期士會提出的政策。任命右行辛為司空,推行晉獻公時期士蒍之法。
大力改革軍事體制,實行了統一規制。“弁糾御戎,校正屬焉,使訓諸御知義。”任命荀賓為車右,挑選勇士,強化訓練,以備全國車右之選。設立軍尉,統一調配車御。任命祁奚為中軍尉,羊舌職佐之,魏絳為司馬,張老為候奄。鐸遏寇為上軍尉,籍偃為之司馬,程鄭為乘馬御。“凡六官之長,皆民譽也。舉不失職,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師不陵正,旅不逼師,民無謗言。”
晉國最大的敵人是南方的楚國、西方的秦國和北部的戎狄。南線,他成功啟用了吳國這顆大棋子,牢牢牽制了楚國。對楚國的正面戰場上,完全實現了停火,讓晉悼公放手大力發展晉國經濟,增強國力。
西線,他透過聯合諸侯,發動史無前例的一場由十三國聯軍共同參戰的大規模的遷延之役,使秦國徹底被震攝,從此再也不敢覬覦晉國邊境,主動求和,掃除了西線隱患,為晉國迎來了上百年的西線和平。
北線,透過採納魏絳的和戎之策,各路戎狄主動歸附,全面消除戎狄之患。
晉國最大的戰略核心是中原。晉悼公全面收服中原諸侯,尤其是徹底降服春秋小強鄭國,威服天下。公元前568年,組織了十三國的戚地之盟;
曾經的晉國,一直不敢與楚國直接對抗。但晉悼公不,他就堅持一條原則:你不服?那就打一架吧。公元前公元前572年正月,命令欒黶率領九國聯軍攻取彭城,解決了宋國的大問題。公元前572年5月,令韓厥、荀偃率諸侯聯軍伐鄭取得大勝,並直接進攻至楚國和陳國。
公元前571年6月,為報復楚、鄭聯軍侵宋,晉悼公令荀罃率晉軍、宋軍、衛軍再次討伐鄭國。公元前566年,組織八國聯軍救陳國。公元前564年10月,組織12國聯軍全面討伐鄭國,最終迫使鄭國投降。公元前563年4月,組織12國聯軍攻佔了逼陽。
公元前562年7月、9月,組織12國聯軍伐鄭,令鄭國臣服。公元前559年4月,組織13國聯軍討伐秦國,史稱遷延之役,徹底打服了秦國。
再看看晉悼公組織的諸侯會盟,戚地會盟,城捸會盟,鄬地會盟,邢丘會盟,戲地會盟,柤地會盟,虎牢會盟,亳城會盟,蕭魚會盟,九合諸侯!當然,由晉國主導的盟會是不止這些的,這個九合諸侯的九字,也意指很多,並非是確指。
晉悼公真的夠忙了,誰能想象這是一位自14歲即位,29歲便去世的年輕人在他短短的人生中創造的豐功偉績呢?他的離去,不但是晉國人的損失,也是中原諸侯的損失啊。
所以筆者一直在想,如果老天給晉悼公多一些時間,那晉國不會陷入自晉悼公去世後劇烈的權力鬥爭中,韓氏、趙氏、魏氏、荀氏、欒氏、士氏繼續保持著相對的權力平衡,晉國那些權力人物不會走向越演越烈的腐敗!
晉國的權力鬥爭,鬥到最後,終於把強大的自己給鬥倒了,到後來智、韓、趙、魏四家獨大,再互相鬥了一陣,智氏被滅,晉國其實已經成了新版本的東周王朝,名存實亡!只是,相比苟延殘喘的東周王朝,晉國這口殘氣沒喘幾年,歷史進入戰國後,晉國也便被韓趙魏三家給瓜分了。
最後要說的是,晉悼公是筆者所認為的春秋五霸之一,筆者關於春秋五霸的人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晉悼公、晉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