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趴下了,那楚國呢?去年楚國不是屯兵共城,為秦國進攻晉國遙相呼應嗎?這帳當然得一塊算!強悍的晉悼公貌似不想過這種獨孤求敗的日子,不管是誰,只要敢捋晉國虎鬚,就得讓他付出代價。

關鍵是這帳怎麼演算法。畢竟,楚國僅僅是答應了秦國聯合出兵的請求,出了兵,但沒有侵略晉國,甚至連晉國的中原盟國也沒遭到侵略。那就藉機讓楚國佬看看中原諸侯聯盟的實力,秀秀肌肉吧。

這次秀肌肉,必須將吳國帶上,去年10月,吳國答應加入中原諸侯聯盟,但只是一個口頭表示,必須要將這個制衡楚國最堅強有力的諸侯給拉進來!為了吳國,晉悼公下令,各諸侯國赴吳國不遠的柤地開會。

柤地,今江蘇省邳縣北。對吳國如此重視,吳王壽夢欣然參加。就這樣,公元前563年4月,晉國、齊國、吳國、宋國、魯國、衛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杞國、小邾國共13個諸侯國的國君(齊國派了世子姬光參加),在柤地會盟,會盟的主要精神便是熱烈歡迎吳國加入中原諸侯聯盟,共遵晉國為諸侯盟主,共同對抗楚國。

有點名氣的諸侯國都來了嗎?沒有,秦國、楚國當然不會來,沒來的還有鄭國、陳國、蔡國、許國等國。很顯然,這些諸侯又都選擇了歸順楚國,尤其是鄭國、陳國,這些年一直在晉、楚兩國之間搖擺。

但就這樣開個會算了?這次盟會可不是什麼衣裳之會,按晉悼公命令,各國都帶了精銳部隊參加,是嚴格意義上的一次刀兵盟會。那要不就再組織一次聯合軍事演習?讓楚國人看看中原諸侯之軍威?

上次雞澤之會就是這樣的,但這種老套路到底有多少現實意義,晉悼公舉棋不定。晉國中軍佐士匄、上軍帥荀偃向晉悼公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戰略:

要對付楚國,除繼續實施晉國倡導的疲楚法外,還要為待楚國精疲力竭時集中原諸侯之力予以及時快速打擊,對楚國來一次外科手術式打擊,從而達到象教訓秦國那樣,讓南蠻楚國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北上中原。

如果鄭國忠心點,那從鄭國發起突襲是最好的選擇。但鄭國就是一顆牆頭草,實在不可靠,一旦條件成熟,鄭國又附楚,那就前功盡棄。鄭國的價值在於疲楚,那就另行選擇一個諸侯吧。

對晉國來說,中原諸侯中最可靠最堅定最忠心的當屬宋國,如果從宋國發起對楚國的襲擊,那就必須開啟一條從宋國直接通向楚國的通道。這條通道,便是逼陽。

逼陽,妘姓諸侯,今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澗頭集西南。這是一個古老的諸侯國,祝融之後裔建立的國家,被周王朝視為東夷之國。因為與楚國同屬祝融之後,與楚國關係相對密切。

既然你逼陽與楚國交好,那便打你個丫丫的。晉悼公下令討伐逼陽,戰略意圖非常明顯:滅了逼陽,將逼陽送給宋國,既獎賞宋國長期忠心追隨晉國之功,更為中原諸侯聯盟以宋國為跳板打擊楚國開啟一條新的通道!

八卿會議上,荀偃、士匄將這個戰略計劃提了出來,中軍元帥荀罃有點舉棋不定,他對晉悼公說:“主公,逼陽從未主動進犯過中原,亦從未參加過楚國同盟。討伐逼陽,師出無名啊。”

荀偃道:“元帥,逼陽為祝融之後,與楚國同宗,長期親楚,我們既然要對付楚國,當然得亮亮軍威。按照主公的意圖,暫時不直接與楚國交戰,那就不要去惹楚國同盟的鄭國、陳國、蔡國、許國等國了。逼陽既然不是楚國同盟,此時討伐,正是時候啊,怎麼說是師出無名呢?”

士匄也道:“拿下逼陽,就打通了從宋國出發隨時打擊楚國的通道,元帥還要猶豫什麼呢?”

荀罃道:“主公,據臣瞭解,逼陽城高牆堅,現在聯軍齊聚,以我晉國為首,臣是擔心逼陽萬一攻不下來,大失我晉國威風啊。”

荀偃大笑起來:“小小一個逼陽,攻不下來?元帥,您過慮了吧?這樣吧,就由我率一軍把逼陽拿下如何?”

士匄擔心功勞全部被荀偃得去,忙道:“元帥,讓我率一軍打逼陽吧,我保證,不出十日,定拿下逼陽。”

荀罃無奈,按他的本意就是派人去和逼陽談判,如果逼陽願意直接歸順晉國,那就和逼陽訂立盟約。但這個也有些不保險,萬一逼陽也是另外一個鄭國呢?再說晉悼公的戰略意圖也是為了最後擊敗楚國,於是,下令攻打逼陽。

逼陽國國君妘豹哪裡會想到這麼多的國家一起來討伐自己這個小小的逼陽?自己招誰惹誰過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夾於宋、楚之間,兩國又是世敵,為了自身安全,逼陽一直來既不附楚亦不附宋,只是安心治理自己這個小國,從不主動侵犯他人,再低調也不過了,難道這也有錯?

妘豹想想便來氣,按理,你要來討伐我逼陽,總得有一個理由吧。退一萬步講,你至少得派人來先跟孤談談吧,我逼陽不想跟你晉國打,投降你不就得了?但你現在居然悶聲不響便直接來討伐,太霸道了吧,你晉國了不起是吧?那就讓你了不起,孤就跟你玩命得了,絕不投降!

逼陽的人民也憤怒了,那絕對是出離憤怒的那種憤怒,於是,除了逼陽將士外,全逼陽城的百姓都紛紛主動請纓,參與了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

聯軍雖然號稱13國諸侯聯軍,但黑壓壓全部壓上去攻打一個小小的逼陽城那是要令人笑掉大牙的,統率荀罃決定由荀偃、士匄率領晉國一軍以及魯國、曹國、邾國三國軍隊負責攻城,聯軍其餘部隊均駐紮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