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陳國貌似重新站到了楚國這一邊,但陳國國內卻產生了關於選邊站隊問題的嚴重分歧。所以,陳國雖然對楚國講投降,但又暗自派出使者向晉國表示陳國對晉國的好意。

晉悼公笑了,對付陳國,寡人有的是辦法。但寡人不想對付你陳國,寡人要對付的是楚國。

晉悼公發出傳令,通知各諸侯,陳國又回來了,現在又是咱中原大家庭的一分子,以後,陳國有難,中原諸侯都要積極救援。

楚共王又生氣了。楚王之怒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公元前566年冬,楚國再次討伐陳國,命令尹熊貞親率楚軍出兵陳國。晉悼公笑了,來了啊,那就按寡人的方略執行吧。

晉悼公的方略就是向中原諸侯發出通知,大家立即組織聯軍,救援陳國。於是,晉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軍又組建了起來,不過,聯軍並未赴陳國,而是去了鄭國。在鄭國,聯軍對外宣佈:只要陳國受到侵略,聯軍是不會坐視不管的。

於是,熊貞率領的楚軍不敢輕舉妄動。只要你不打陳國,寡人就在這裡跟你耗就是,晉悼公胸有成竹。楚國令尹熊貞無奈,只好退兵。

陳國的事,就讓陳國自己來決定吧。只要陳國願意歸順中原,那寡人就一定罩著你。如果你有困難暫時不能歸順,沒關係,到時就把你陳國當成與楚國發生衝突的跳板即可。這是晉悼公的心思。

晉悼公此時需要處理人事問題了,中軍元帥韓厥以年老體弱不堪重任為由提出了辭職。韓厥,姬姓,韓氏,生卒年月不詳,晉國韓氏家族族長,曲沃桓叔後代,其祖姬萬因功被封於韓地,故以韓為氏。

韓氏在晉國前期一直地位顯赫,但由於一直以來支援晉惠公,所以晉文公時代受到冷遇,甚至可以說是飽受壓制,最後韓氏族長韓輿英年早逝。趙衰憐其子韓厥年幼,便撫養於府,從此韓厥成為趙氏家臣。

但趙衰仁慈寬厚,韓厥長大後,被後來擔任中軍元帥的趙衰提拔擔任為三軍司馬,從此,韓厥步入政壇。

韓厥執法嚴格,在河曲之戰中,斬殺犯紀的中軍元帥趙盾的車御,鞍之戰中,斬殺犯紀的魯國大夫,在春秋歷史上獲得了執法如山的美名。由於其執法剛正不阿,受到了趙盾、郤缺、荀林父、士會、郤克等歷任中軍元帥的尊重。而且韓厥為人低調穩健,從不參加權力鬥爭,在晉軍司馬崗位上兢兢業業幹了數十年,直到公元前588年,鞍之戰後,因功被提拔為新軍帥,從此步入晉國卿級班子行列。

趙氏家族被滅後,正是韓厥,為報當年趙氏養育之恩,力保了趙氏孤兒趙武,並在趙武長大後,向晉景公推薦了趙武。趙武入卿後,趙氏家族復興。可以說,在晉國曆史上,韓趙兩家關係是最鐵的。

韓厥後來接替欒書當上了中軍元帥,輔佐晉悼公執政,在晉國霸業中興事業中,居功至偉。可以說,晉悼公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几年間便使晉國面貌煥然一新,韓厥這位中軍元帥是功不可沒的。

正因為如此,此時韓厥提出致老,晉悼公答應了,對這位功勳卓著的晉國老臣,晉悼公給予了極高的尊重。他提拔韓厥次子韓起為上軍佐,任命身有殘疾的韓厥長子為晉國首席公族大夫。

韓厥完全可以對得起自己的這一生了,這一生自幼困苦,發奮力強,在晉國血淋淋的權力鬥爭中總能得以平安,最後位極人臣。他的故事,我們已經講了很多很多了,而令他更加欣慰的是,他的兒子韓起,又將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賢臣。而他的後代,則是成就了戰國七雄中的韓國霸業!

這樣,晉國八卿人事又有了變動,具體為:

中軍帥佐:荀罃、士匄;上軍帥佐:荀偃、韓起;下軍帥佐:欒黶、士魴;新軍帥佐:趙武、魏絳。

而曾經在泌地之役中成為俘虜、滯留楚國長達九年的荀罃,終於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晉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中軍元帥。

荀罃,出生年月不詳,卒於公元前560年,姬姓,與晉國的荀氏、中行氏、智氏、程氏、輔氏同源於荀氏,智氏家族族長,晉國著名大夫荀首之之子。公元前566年擔任晉國中元帥,是晉悼公時期晉國霸業復興最著名的功勳之臣,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軍事統帥。

此前,荀罃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晉楚泌地之戰中,雖見晉軍潰敗,但喝令自己的部卒不許逃跑,並差點擒拿了楚莊王。正因為一心想著捉拿楚莊王,最後被楚軍俘虜。

其父親荀首為了救回荀罃,在已經安全撤退至黃河岸後,再次殺回戰場,雖未救回荀罃,但拼死射殺了楚國大將連君襄老,俘虜楚莊王兄弟公子谷臣。最後兩國達成和好,互換俘虜,荀罃才得以回國。

在回國前,荀罃與楚共王的對話令人動容,當楚共王一個勁問荀罃將如何報答自己這些年來善待禮遇時,荀罃不卑不亢的回答,把個人利益完全置於國家利益之下,表示為了國家,今後在戰場上相遇,將奮鬥拼殺以報國。這番話使楚共王無限感慨,認為晉國有賢臣如此,楚國實在不能與之爭鋒。

荀罃於公元前583年趙氏家族滅門後出任晉國下軍佐,正式步入晉國八卿班子,受到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的重用,從此不斷升遷,到公元前566年接替韓厥成為晉國中軍元帥。

如果按公元前597年泌地之役中荀罃剛剛成人年約20歲左右計算,如今荀罃已經五十多歲了,這在當時也算是高齡了。

荀罃同志,國君晉悼公的偉大事業,那就由你來輔佐吧,這是一項偉大的、光榮的事業,也是一條艱辛的、坎坷的執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