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晉景公 第14節 邲地之戰(11)
章節報錯
戰爭有榮耀,永遠都是將軍們的,或者說是屬於國君的。對於普通士兵來講,哪裡有戰爭,哪裡便意味著死亡!逢伯仰天大慟,戰爭啊戰爭,為什麼要有戰爭呢?
在楚莊王遇險的那一幕後,唐狡活擒了荀罃。荀罃是下軍大夫荀首的兒子,在黃河岸邊,荀首焦急地等著自己的兒子,盼望著他的出現。但最後出現的是一則確切的訊息:荀罃被俘虜了。
荀首大急,已經安全的他立即命令自己的部卒折返回戰場,在一旁的魏錡急了:“荀大夫,你這一去不是送死嗎?”
荀首急道:“如果不捉拿一員楚將,老夫拿什麼去換我的罌兒回來?”
上演了趙旃的親人情結後,這裡又上演了一番令人感動的父子情深和戰友情結。別看魏錡在泌地之戰前夕也是一個楞頭青的模樣,但此時見老將軍如此決然,也血氣上湧:“好,那我親自為老將軍駕車!”
就這樣,荀首率領自己的部卒,由魏錡駕車,殺向血腥的戰場。荀首的計劃是活捉一員楚國將領,但這又談何容易?
荀首是晉軍中數一數二的神射手,但他的箭卻必須做到只能射傷敵人,而不能射死敵人。所以對於箭的要求也很高,即不能是過於鋒利的,自己的射向敵人時還要把握好力度。
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這樣做幾乎是自廢武功!
史料記載,荀首數次摸箭,發現箭過於鋒利而再放回箭袋。把魏錡幾乎給惹火了:老爺子,這可是戰場,你還挑什麼箭哦?
荀首卻根本不理他,他不停地射箭,射傷了好幾個楚軍將領,但走過一看,級別又太低。不過,荀首並未灰心,這一次,他已經瞅見了一位楚軍將領,他認識這位將領,據說他被楚王賞賜了全天下最妖豔的女子夏姬。
對,荀首發現了楚國連尹襄老。襄老正在衝殺,全然不知荀首將箭對準了他。
拉弓,大滿環,荀首瞄著襄老的大腿將箭射了出去。
弦響箭飛,不愧為晉軍神射手,荀首的箭正紮在襄老的大腿上,襄老大叫一聲,從戰車上倒載下來。
荀首大喜,急催人去擒襄老。但老天似乎故意要給荀首失望似的,這一箭明明沒射中襄老的要害,但當他們圍住襄老時,發現襄老已經沒有氣了。
死了?荀首大失所望。是的,襄老死了,但絕對不是死於荀首的箭下,荀首要的是活人,而不是死人。
襄老這一栽倒下來,正好將頭磕在了一塊尖石上,再加上襄老自從得了夏姬後,也幾乎被掏空了身子,反正就死了。於是,他成了與夏姬有關的死掉的又一個男人。
荀首命令將襄老的屍體裝上車,對於襄老這樣的楚國大人物,屍體也是有相當價值的。然後,繼續搜尋目標。
功夫不負有心人,荀首最終射傷了一位大款級人物:楚國王室人物,公子谷臣。公子谷臣就這樣成了荀首的俘虜,對荀首來說,公子谷臣加上襄老的屍體,換回自己兒子荀罃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
荀首率部卒匆匆趕往黃河渡口,這個時候,潰敗的晉軍將士都在往渡口趕,在楚軍一追殺聲中,晉軍如喪家之犬,倉皇而奔。
在倉皇而奔的晉軍中,有一輛戰車陷進了一個大坑。按理,車上的三名晉卒棄車逃便是了,但這三名晉卒卻是死心眼,在他們眼裡,性命是次要的,戰車是最最重要的。
是的,那個年代,一輛戰車,相當於現在的一輛裝甲車一樣。而且,春秋時期,關於戰車、兵器、盔甲等,並不是由國家統一保障的,而是由將士們自己籌備的。
這輛戰車應該就是屬於這三名晉卒的,他們只是普通計程車,為了這一輛戰車,他們的家庭要花費很多錢。晉卒們下來推車,但怎麼推也推不動,而這時,楚軍已經殺到。
一隊楚兵圍住了他們,象看木偶戲一樣的欣賞著晉卒們玩命一樣地想把戰車從大坑裡推上來,面對著包圍他們的楚兵,完全沒有驚慌失措爭相逃命的跡象,好象這一瞬間他們都不在戰場上剛剛拼殺的敵人,而是在一個工地裡幹活的工人。
楚兵並未衝將上去殺死他們,因為此時的晉兵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手不握戟更不張弓,根據禮法,是不能痛下殺手的。
於是,楚兵們便圍著他們討論起來:晉國佬正是愚蠢啊,你看這樣能推得上來嗎?他們也不仔細看看,車輪整個被一大根橫木給卡死了。
晉兵聽後急忙去看情況,果然正如楚兵所指出的那樣,問題就出在這裡啊。幾個晉兵苦笑著對楚軍說:“兄弟,謝謝啊。不得不承認,逃跑的經驗還是你們楚國人豐富啊。”
楚兵也不生氣,幾個楚兵還下來幫晉兵將戰車推了上來。戰車推上來後,晉兵們都上車了,然後對著楚兵們一拱手:“兄弟們,再見了,歡迎有機會到我們晉國來作客,我們一定擺兩桌歡迎大家啊。”
得,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戰場。一邊還是你死我活的殘酷殺戮,一邊卻是如此風度翩翩的施以援手,放到今天,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這個事是真實的,是有史料詳細記載的。
在春秋戰場上,任何一場大戰,都未見有多少人戰死了。死傷千餘,或數千,算是記載得比較多了,不象後來的戰國時代,動不動便是數以萬計,甚至數十萬計的傷亡。
在春秋的戰役中,戰役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勝利,而最終目的是讓對方服。而到了戰國,滅殺對方的有生力量成了戰役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