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共公當然照辦了,然後四處收集或緊急製作棺材,數百具棺材,而且要上等的棺木,曹國又不是開棺材鋪的,一時哪裡籌辦得起?於是,曹國都城陶丘城到處強徵壽材,搞得曹國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好不容易將晉兵屍體收斂好,第三天,曹人開啟城門,將棺材運往晉軍軍營。曹共公在城頭看著這支棺材隊伍出城,心頭忐忑不安,他感覺晉國人還有大招,不可能就這樣算了。

果然,就在數百棺材大約送了一半出城門時,突然晉軍趁城門四開,迅速殺進城來。曹軍哪裡想到晉軍此時發難?頓時軍心大亂,結果可想而知,陶丘被攻克,曹共公被俘。

晉文公早已心存滅曹之心,此時見到五花大綁的曹共公被推押上來,冷冷道:“哼,想當年羞辱寡人之時,可曾想過今日?”

曹共公面如死灰,自認為必死無疑,此時根本不想和晉文公答話,心裡頭只恨著當初為何不將晉文公給宰了呢。也難怪曹共公恨晉文公,同為姬姓諸侯,雖然自己先前有錯,但哪裡想到晉文公居然是睚眥必報之人?而且,又哪裡會想晉文公居然不講道理,趁接收棺材之際偷襲?這是戰爭啊,戰爭有戰爭的道理,怎麼可以搞突然襲擊?自己都已經服軟了,答應投降了,你重耳怎麼可以這麼無恥?

曹公共有很多事是想不到的,因為春秋戰場的規則正在變化,象晉國這樣之所以後來能夠長期稱霸江湖,已經走上了一條重戰爭結果輕戰爭過程的道路,什麼戰爭禮儀,狗屁而已。戰爭,就必須以一切圍繞著戰勝敵人為目的!

晉文公繼續斥責曹共公道:“據說,你小小曹國居然養了三百大夫,除了僖負羈外,無一良材。僖負羈何在?”

早有人報告晉文公:“報告主公,僖負羈因為得罪了曹侯已經被免官,現在閒賦在家。”

晉文公當即宣佈:“僖負羈有恩於寡人,寡人必當重用。傳令下去,任何人不得驚擾僖家,若有違者,斬。”

晉文公為何對僖負羈這名普通的曹國大夫如此重視?原來,當年,晉文公重耳流亡到曹國時,得知曹共公非禮重耳,甚感不安。他冒著私通外臣的風險,偷偷送了酒肉給重耳一行人,甚至還私自贈送了一塊玉璧。

當時的重耳屢次受到屈辱,過衛國時不受人待見,還被一群野人拿泥巴來糊弄。過鄭國時風雪交加一行人又餓又冷,但鄭國人就是不予理睬。到曹國時,被曹公共帶著一幫女人偷看自己洗澡。唯有這個曹國大夫僖負羈,給自己送吃送玉,把重耳感動得偷偷流了好多淚,當時便暗下決心自己一旦得勢,必定厚報僖負羈。

此時晉文公決意滅了曹國,但僖負羈肯定是要啟用的。只是令晉文公沒想到的是,此令一下,有兩人心下憤憤不平:“主公不公平啊,這個僖負羈就因為曾經給過主公一點吃的,便令主公如此上心。咱們這些有大功於主公的,卻未見絲毫好處。僖負羈如果到了晉國,那咱還有出頭之日?”

這兩人是誰?晉文公帳下兩員猛將,一個是晉文公車右魏犨,另一個是軍中大夫顛頡。想當年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這兩人自始至終追隨左右,晉文公即位後,論功行賞,兩人都沒進入晉國六卿班子,如果不是趙衰也沒進,他們老早便想發飈了。

這次伐曹之戰,雖然主要是狐偃、先軫等人在出謀劃策,但衝鋒陷陣主要還是魏犨和顛頡等人,據說顛頡是第一個衝進陶丘城,還斬殺了不少曹將,而魏犨則是俘虜了曹共公。如此大功,按理應該得到重賞,但晉文公卻隻字不提,反而要重用這個僖負羈。

兩人心頭不平,晚上便湊在一起喝酒發牢騷,酒有點喝高了,膽兒也肥了,結果兩人都認為絕對不能讓僖負羈赴晉國出仕。那最好的辦法是讓僖負羈去死!不管如何,憑自己兩人的功勞,難道殺了區區一個曹國大夫,主公真的會要了自己的命?

“搞一場火災吧,燒死他姥姥的,到時推個一乾二淨,看誰敢多說一句?”魏犨把酒一口喝完,與顛頡帶上親衛,趁夜摸到僖負羈府上,先是團團包圍僖府,再在僖府四面點起火來。頓時,火光沖天,僖府陷入一片火海。

此時陶丘城進駐了晉軍,晉軍士兵燒殺搶掠之為時有發生,曹國人人自危,誰敢來救?可憐僖負羈全府上下老老小小都葬身火海,有人從府裡逃出,卻被四面包圍的魏、顛兩人的親衛給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