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晉文公 第6章 晉文公 第41節 趙衰讓賢
章節報錯
好,現在我們逐個分析一下晉國六卿。首先當然是中軍,中軍將佐分別是郤縠及其兄弟郤溱,他們當然是郤氏家族的人。
郤氏家族原族長郤芮因暗害晉文公已經身死,表面上郤氏家族是晉文公的敵對陣營。但實際上呢?郤縠雖然是郤氏,但他卻是晉文公流亡國外時的國內支援力量!
郤氏家族也算是厲害了,他們就象想當年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兩人情同手足,但在政治上卻特意各自追隨一人,鮑叔牙選擇公子小白,管仲選擇公子糾,兩人約定,不管公子小白和公子糾誰最後當齊國國君,他們倆必須互相推薦。結果公子小白勝出,當了齊桓公,鮑叔牙便向齊桓公推薦了管仲,最終使管仲成為一代名相。
郤氏家族兩大代表人物,郤縠選擇了公子重耳,郤芮選擇了公子夷吾。一開始公子夷吾勝出,當上了晉惠公,但此時的公子重耳仍在,仍有機會翻盤,所以郤縠繼續選擇追隨重耳,他在晉國國內始終與重耳聯絡。很顯然,無論是公子夷吾這一脈繼承晉國國君,還是公子重耳這一脈繼承晉國國君,郤氏家族都有人!
厲害啊,就這樣,郤縠成了晉國曆史上第一任中軍元帥!而其弟郤溱,作為他的副手,成為晉國六卿中排名第二號人物!
再說上軍。上軍帥狐毛,上軍佐狐偃,狐氏兩兄弟是晉文公的鐵桿死黨,尤其是狐偃,既是晉文公的舅舅,又是晉文公的老師,是晉文公成功回國即位的最重要功臣之一。把上軍交給狐氏兄弟,晉文公更放心。
而在具體任命時,一開始晉文公是讓狐偃當上軍帥,但狐偃把帥位讓給了哥哥狐毛。這是狐偃的胸襟,也是樂得做這個人情,畢竟兩兄弟情誼非同一般,便正是因為狐偃的讓位,突出了晉文公的這個團隊的精誠團結。大家都是為了晉國,而不是為了自己。
而下軍,分別由欒枝和先軫擔任帥佐。欒枝是誰?他是前面我們在講晉文侯時的欒賓之孫,欒賓在當時的曲沃小宗與晉國大宗之爭時,在選擇忠與孝上,毅然選擇了忠,他與父親決裂,從曲沃回到晉國,最後為晉國大宗而戰死,成為晉國人民心中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
正因為如此,後來晉武公對欒氏家族極其善待,欒氏家族也因此而逐漸在晉國興旺起來,此時的族長是欒枝。欒枝沒有跟重耳流亡列國,但他一直便是重耳的人,是重耳留在晉國國內的一個重要人物。現在由欒枝擔任下軍帥,重耳當然是放心的。
先軫當然不用說了,先軫年輕時便是晉文公重耳的好朋友了,是重耳的五賢友之一。此時成功晉升為卿,雖然排名最後,但在晉國六卿中,先軫將爆發出驚人的能力,尤其是其軍事能力,我們會在後面講他的故事,那是響噹噹的春秋戰場上第一牛人!
現在我們都清楚了,別看晉文公用了一半的未追隨過他流亡的人,但晉國六卿,個個都是晉文公自己的人!
晉文公自己的人中,還有一個與晉文公亦師亦友更是親上加親的人,而且極具智謀,他便是趙衰。趙衰為什麼不能進六卿?這也是晉文公的刻意安排!或者說是晉文公與趙衰的共同刻意安排!
本來,晉文公是一定要讓趙衰進入六卿班子的,但趙衰表示了反對。趙衰的意思很清楚,正因為自己的身份太特殊了,如果晉文公重用自己,那晉文公難免會落下一個任人唯親的口實,為了讓晉文公的執政更有威望,趙衰主動讓賢,晉國第一任六卿幾乎都是趙衰推薦的。
尤其是中軍帥郤縠,趙衰對晉文公說“讓郤縠擔任中軍帥吧。郤縠今年已是五十歲了,但他還堅持學習,令人佩服。他是一個重德義的人,堪稱德行的表率,而德行正是人們最看重的,因為重視德行的人,往往將民眾放在心裡。讓郤縠這樣的人擔任中軍將,將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是的,讓郤縠擔任中軍帥,不但符合很多人的期望,因為他重德行。但從趙衰把高位都讓給人家,反映了趙衰是一位更加重視德行的人,而連趙衰都沒能進六卿班子,這讓晉文公解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讓那些自認為對自己有大功的人不再為晉文公沒有重用自己而閉嘴!
確實,為晉文公重耳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多了去了,比如胥臣、顛頡、魏犫等人,尤其是顛頡和魏犫,他們倆自認為在晉文公流亡期間,主要的護衛任務是由他倆來執行的,一路上不知遇到過多少危險,有山野猛獸,也有路邊強盜,甚至還有戎狄散勇。再加上剛剛的勤王之役中,他們有了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在捉拿王子帶、接收天子賞賜地盤等重要行動中,他們表現得可圈可點。
如今晉文公任命重要人事,他倆可都眼巴巴盼著,結果晉國六卿沒自己的份,本來是牢騷滿腹,但後來一想,連功勞最大的趙衰都沒進六卿班子,他們還有什麼話可說?
這便是晉文公的君王之術,趙衰作為他最值得信任的師友兼親人,當然是無條件地為晉文公犧牲自己。正是因為他的讓賢,使趙衰獲得了更大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