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狐偃借土給重耳吃了一頓精神食糧,但肚子總是餓得厲害,大家再走了一段路,一個個都餓得不行了,於是便在一個小樹林裡休息。

重耳有氣無力,乾脆便躺下了。當然,他躺下的樣子也是高貴的,因為他必須枕著別人的大腿而躺。

這個別人正是狐毛,是狐偃的哥哥。兩兄弟都是重耳的舅舅,見重耳餓成這個樣子,狐毛也是心裡著急。

小樹林里正好有一些野草,眾人大喜,此時也顧不上什麼貴族身份了,大家便去採野草,熬成湯,叫重耳吃點。

重耳嚐了一口便吐掉了:實在是太苦了。是啊,重耳公子那是嬌貴之體,哪裡吃得下這玩意兒?肚子再餓也是吃不下野草的哦。

但飢餓總是折磨著重耳,大家又走了兩個時辰,重耳終於撐不住了,他眼睛一黑,便餓暈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突然,重耳似乎聞到一股肉香,那是久違的肉香啊。重耳精神一振,睜開眼睛,卻見趙衰正喂他喝肉湯。

多麼漂亮美味的一碗肉湯啊,重耳吃了兩口後,頓時恢復了體力。他三口並作兩口,將一碗肉湯以及一小塊肉還有一點野菜全部吃到肚裡,打了個小飽嗝,問眾人道:“你們打到獵物了?”

沒人接話,大家都看向介子推。只見介子推朝著重耳微微一笑道:“公子醒了?醒了就好了,我們可以繼續前行了。”

原來,看著重耳行將餓死,在重耳暈厥眾人急得跳腳時,介子推走到一旁,拿出利刃,一刀扎向自己的大腿,硬生生從自己的大腿處割下一小塊肉來!

他吩咐壺叔立即將這塊肉煮成一鍋人肉野菜湯,然後餵給重耳喝。就這樣,介子推用自己身上的肉給自己的主人充飢!

總算是湯裡有了肉味,而且是正宗人肉燒成的湯,這湯敢情是很鮮美的。重耳把自個兒肚兒吃得圓圓的,本還在想這是什麼肉,結果一看大家的表情,再看介子推的樣子,他很快便明白過來:原來是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來救自己的命!

重耳不禁感動流淚,他走到介子推面前,哽咽道:“為了我一個流亡公子,您居然捨身而救,此恩重於天,重耳不敢忘!”

這便是春秋史上著名的“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被列為千古忠義的典範。

只是重耳沒想到,他後來居然還忘了介子推的這份忠義。他更沒想到,春秋江湖,除了自己嘗過人肉外,另外還有一人也嘗過人肉,那便是此時的春秋霸主齊桓公。

齊桓公的御用廚師易牙為了滿足自己的主人,居然殺了自己的兒子製成肉羹給齊桓公吃。後來,齊桓公成了春秋首霸,敢情重耳以後也將成就一代霸主?

當然,這都是蝦扯蛋,吃人肉能當霸主,那估計天下諸侯都去吃人肉了。而且,關於這兩則故事,即易牙殺子制肉羹奉齊桓公和介子推割肉奉重耳,筆者是表示懷疑的。

首先講易牙,易牙是全世界頂尖廚師,他為了齊桓公可以做很多事,但如果真要將自己的幼兒殺了取肉,這是不可理解的。虎毒尚不食子,何況人乎?

易牙完全有能力去弄一種特殊味道的肉來以冒充人肉,或者易牙也完全有能力去得到人肉,哪裡需要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子?

再講介子推。介子推是誰?晉國大夫,而且是春秋早期的晉國大夫。春秋早期代表什麼?代表著士大夫們對於忠孝這東西是很看重的,這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本。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你介子推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去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來!因為你沒得到過父母的同意,你身上的肉,是不容許毀傷的啊,否則便是喪失了孝之根本!

最後從常理來推,你介子推割肉奉君,貌似是為了忠而棄之孝。但我們都知道,要割下一塊肉,而不是皮,那得造成多大的創傷?大家本就很辛苦了,你卻把自己自殘成重傷,大家又得照顧你不是?這不是給大家帶來麻煩?

當然,這只是筆者一個人的懷疑,千百年來貌似沒人懷疑過,我們也就不糾纏了,春秋的故事,還是得尊重史料的記載嘛。

但不管如何,重耳自從吃了這一肚肉湯後,總算是挺過來了,一路顛簸後,終於來到了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