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偷換駕帖
章節報錯
朱希孝等一行人在一片樹林邊停了下來。
“動手。”朱希孝一聲吩咐,眾人立即翻身下馬忙活起來。
約半個時辰後,看著一切都收拾停當,朱希孝沉聲吩咐道:“撤。”
眾人齊聲回應“遵命”各自牽著自己的馬朝樹林深處行去。
王煒挨近朱希孝:“要不屬下還是留下幫您吧!”
朱希孝擺手道:“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偷換駕帖,人多了反而容易打草驚蛇。”
“那大人多加小心。”王煒拱手言罷,牽了他和朱希孝的馬亦朝林中行去。朱希孝則縱身一躍,隱藏於一棵樹上。
不一會兒,李和領著錦衣衛十多名力士飛馳而至,望著堆積路中央的石頭和樹枝:“清路。”
一眾力士立即下馬去搬石頭。力士們才將石頭搬起還未還得及扔掉,被壓彎下的樹枝立刻彈射而起,樹枝上掛著的水桶也朝著眾人傾洩,連李和被當頭澆成了落湯雞。
李和抹著臉上的水,朗聲喊道:“請問是哪位朋友,李某又是在何時何地何事上得罪了閣下,請現身出來說個明白,光明正大的較量。”連喊兩次,又等了半天,仍不見有絲毫動靜,李和便回到馬前準備換衣服。
李和才將脫下的溼衣服搭在馬鞍上,樹上便閃下一個人影,身手敏捷地從溼衣服中找出一個小木匣,又從自己懷中掏出一個相似的放回溼衣服裡。
從行李中抽出乾衣服的李和似乎猛然間想到了什麼,立即抬頭轉身,也就在這一瞬間,朱希孝飛身隱回樹上。
李和著急忙慌地往溼衣服上一摸,才鬆了一口氣。邊穿衣服邊道:“用不著搬乾淨,只要馬能過去就行,大家換好衣服趕緊上路。”
說罷翻身上馬,打馬揚鞭,馬兒四蹄騰空從亂石上躍了過去。
力士們亦飛快的換好乾衣服,個個上馬揚鞭、疾馳而隨。
朱希孝飄然落地,望著遠去的一眾人馬,嘴角揚起了自信而狡黠的笑。
很快,王煒和眾力士從林中出來了,朱希孝遞過小木匣:“這是駕帖,務必在李和趕到之前將俞將軍帶走。”
王煒恭敬地雙手接過木匣:“人犯被人帶走,李百戶定會給黃公公傳信的,萬一訊息洩露,屆時黃公公派人在途中攔截卑職怎麼辦?”
“黃公公不會收到訊息的。”朱希孝言罷上馬離去。
子夜時分,朱希孝來到自家府邸的後門,警惕的朝周圍掃視一番,才開門閃入。
朱希孝坐在桌前狼吞虎嚥,朱希忠望著弟弟彷彿剛從災民營中跑出來的模樣,很是心疼:“孝兒,你想保俞大猷,也沒必要偷換駕帖去劫人,你這是觸犯法律的,更何況這次的駕貼是皇上親發的,說是欺君也不為過。”
朱希孝將一大口飯吞了下去,端起手邊的湯一飲而盡:“哥,岑港之戰我任監軍欽差時,無意中留意到了俞將軍的身體狀況。這些年,東南倭亂頻發,俞將軍總是舊患未愈、又添新傷,再加上他在飲食起居上一直都和士兵們同甘共苦,身體自然得不到調理。如今,在那副耀眼威武的盔甲下早已是一副五癆七傷的身子骨,根本經不起囚車上的幾千裡的顛簸。再說,胡宗憲會聽嚴世蕃的話去勾陷俞將軍,而俞將軍是絕對不會狀告胡宗憲的。那個黃子鎧又是個一點就著的急脾氣,俞將軍的剛直和執拗萬一把他給惹惱了,就算不上刑,入獄前的那三十殺威棒也能把一個人給廢了。”
朱希忠嘆道:“你想得很周到,可咱們這位萬歲爺的胸襟……你知道大才子楊慎楊用修吧!先帝在位時,他父親楊廷和楊首輔在主昏臣佞的局勢下獨自撐起了大明的江山。先帝駕崩,沒有留下子嗣,楊首輔在諸藩王之中選中了當今聖上,也算是有擁立之功的。楊首輔致仕後,楊慎捲入了‘大禮議’事件,觸怒了聖上,被杖責罷官,謫戍雲南永昌衛。這幾十年中,朝廷曾多次實施大赦,每次皇上都特別交待楊慎不得入大赦之列。直到去年,他逝世於謫戍之地。”
“也許楊慎在皇上心中,只是一個博學卻不堪重用的繡花枕頭罷了,所以才會那般的任性使氣。如果讓皇上看到俞將軍的價值,沒準會不一樣。總之,不管怎樣,我都要為大明、為東南百姓保住這位將軍。”朱希孝說著將最後一口飯扒拉進嘴裡。
朱希忠親手為弟弟又盛了一碗湯:“你打算怎麼辦?”
“在王煒抵達京師之前,向皇上坦誠一切。但願皇上會以社稷黎民為重,會聽信我的話,我們只能賭這一把了!哥,我現在回詔獄,你在皇上面前就說我不知為何,只吃了一頓飯、泡了一個澡,便又回詔獄了,大概是被關了太久鬧脾氣了!這樣,我在皇上面前和盤托出的時候,你和指揮使大人才不會受到牽連。”
兄弟二人正交談之際,管家朱福著急忙慌的跑了進來:“老爺,不好了,黃公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