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姚啟年願不願意,何況是他親自下令開倉。

還給人師爺搞了一耳光,到現在人師爺都捂著臉,還處於發懵狀態。

簫秦就頂瞧不起姚啟年這樣的,做事瞻前顧後,每次看似下定了決心,其實心裡還藏著那些小九九。

這種人你就得逼他,不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是絕不可能一心一意。

不像黃亢,黃亢認人不認死理。

天大的事,那不還有簫秦扛著麼。

姚啟年就想不通這一點,總覺得自己才是最吃虧的那個人。

話說回來,二十萬擔精糧,光是轉運都是一番天大的功夫,還是少不了人姚啟年的功勞。

一馬車堆滿也就二十擔左右,十萬擔光是馬車都需要上百輛,還得分五十趟來回馱運。

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可對於姚知府那就是小菜一碟了。

他有的是閒的蛋疼的手下。

當然這些精糧不可能直接拉到災民區。

有一說一,這麼好的糧食直接拉過去,說浪費有些不合適,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若是災情能在短時間內結束,把這些精糧分下去也就分了,簫秦一點也不覺得可惜。

關鍵按照眼下的情形,光是完成所有的布控至少還得十天半個月。

每日所消耗的賑災糧那都得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拉到姚府後,一斤精糧至少要變成四斤口糧,雖然口感差了很多,但首先吃不死人,能夠飽腹才是最實在的。

這樣一來,十萬擔精糧就能變成四十萬擔賑災糧,計劃每日出庫兩萬擔,算上突發狀況,再加一萬擔,那也能堅持十幾二十天。

短期內賑災糧的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賑災糧沒問題,老百姓就不會餓死,人只要不餓死,其他都能有商有量。

正如姚啟年所懼怕的一般,簫秦前腳開倉放糧,沒多久工部便收到了訊息。

工部一收到訊息立馬奏報了太子秦放。

人工部幾位大臣急了火急火燎的,誰想到太子居然輕描淡寫的說了句知道了,就讓人退下了。

臨退前還特意交代,讓他幾位不要妄議此事。

人退去後,秦放長出了一口氣,轉身看向一側的錢公公。

“錢公公,看來你比本宮還要了解那簫秦。”

“之前本宮還不信,簫秦膽敢如此,現在看來,你是對的。”

錢有坤面帶笑意,低頭:“如此不正合殿下之意?”

“如此說也確實。”秦放點頭:“本宮正愁災民暴亂一事當如何解決。”

“沒想到簫秦兵行險招,反而化險為夷,著實不一般啊。”

“陛下未閉關之前,曾說過。”錢公公說:“簫秦此子絕不可以常理揣之,無論他做出何等舉動,只要本意是好的,便由著他吧。”

秦放皺著眉頭,緩緩搖頭:“錢公公的意思是,本宮不僅不能治簫秦私放稅糧之罪,還得褒獎他不成?”

錢公公微微一笑:“太子乃儲君之本,又何須處處與那簫秦鬥氣呢?”

秦放一聽,臉色更加陰沉了。

他豈能聽不出來,錢有坤這是在暗諷他心胸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