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駐紮在彭城郡第一線的大將軍吳明徹也同樣如此,雖然他已經是南陳比較精通軍事的大將,可是他依然堅持認為北周在攻滅王勇所部前,必然不會進攻南陳的。

在吳明徹看來,北周雖然已經很強大,但是想要同時進攻兩個國家的難度和風險度依然很大。

南陳與王勇聯合起來的勢力雖然比北周稍微小那麼一些,但是在關鍵時刻爆發起來的力量依然很強大,北周一不小心依然會失敗,因此他判斷周軍在攻破青州之前不會發起對南陳的進攻。

只有先掃平北方的隱患,然後才是北周軍隊大舉南下之時,那時候才是南北之間數百年來最後的大對決,因此一直以來他都只是密切關注三齊的戰事,卻沒有準備自己應該做的作戰準備。

等到尉遲迥忽然發起進攻後,駐紮在彭城郡周圍縣城中的三萬名南陳大軍,很快被尉遲迥大軍迅速消滅,然後十五萬北周大軍將吳明徹所在的彭城郡團團圍起來。

南陳方面一開始對北周大軍的突然南下大吃一驚,不過在得知這十餘萬人只是圍住彭城郡之後,也並沒有覺得太過著急,不管是陳頊還是南陳的大將們都認為,北周大軍必然不能將彭城郡攻克。

畢竟這座城池歷來都是南北要衝,過去南北朝數百年中這座城池早已經成為一座要塞,如今彭城郡也已經被南陳方面經營十年有餘,各種守戰武器應有盡有,因此不管北周再怎麼厲害,沒有半年以上的圍攻也拿不下來。

可是他們萬萬想不到北周已經擁有了威力不小的火藥,在尉遲迥祭出北周數量不多的火藥武器後,這座看似堅不可摧的城池竟然只用了短短三天時間就全部淪陷了。

不僅城內的六萬多名南陳士兵全軍被俘,連大將軍吳明徹也落到了周軍的手裡,吳明徹對於自己的大意失彭城懊惱非常,他被俘後接連拒絕北周方面的多次招攬,最終在被送到長安後絕食而死。

不過吳明徹的死不能挽回南陳的敗局,以尉遲迥進攻彭城郡為訊號,北周從東到西幾乎同時開始了對南陳的進攻,這是一場早就有預謀的進攻。

奪取彭城後尉遲迥率軍八萬人在中,宇文儉率軍七萬人在東,於冀、侯莫陳芮、李穆一共六萬人在西,二十餘萬大軍全力南下。

在這二十多萬北周大軍的凌厲攻勢下,南陳軍隊措手不及,淮河北岸的所有州郡城池在短短半個月時間裡竟然幾乎損失殆盡。

在淮北僅有孤懸海外的東海郡因為有南陳水軍駐紮,打退了宇文儉的進攻,沒有被周軍奪取,其他淮北諸州郡全部淪陷,南陳在這一輪大戰中損失的軍隊至少在二十萬以上。

當初南陳本來就是將大部分軍隊佈置在淮河南北沿線,光是在彭城郡就損失了十萬大軍,其他十萬兵力分散在淮河南北的郡縣,更是抵擋不住北周這二十萬大軍的凌厲攻勢。

面對著北周大軍的強大攻勢,沿途南陳郡縣紛紛主動投降,當初兩淮義民殺死北齊官吏歸附陳霸先的地方,竟然又再次上演了當初北齊進攻南梁時郡縣官員主動投降的場景。

而南陳面對北周的大舉進攻,從陳頊到下面的大臣們竟然久久沒有反應過來、竟然是任憑北周大軍繼續渡過淮河南下,也只有重新啟用的水師大將淳于量指揮水軍在長江上攔截了企圖進一步南下的周軍。

趁著南陳君臣反應遲緩的機會,在襄陽駐守的杞國公宇文亮、隨國公楊堅兩人趁機全力進攻,一口氣拿下了隨郡、郢州等大江以北的全部南陳州郡,前軍已經威脅到了長江南岸的武昌郡。

只有益州的北周軍隊因為有三峽天險的阻礙,加上這裡的陳軍拼死抵抗,讓他們沒能獲得太多進展,不過哪怕是這樣南陳原本與北周共享的三峽天險也已經幾乎損失殆盡,北周只需要再次進攻隨時都有可能衝出三峽。。

這次大規模的進攻非常成功,北周成功的將三齊王勇和南陳方面在陸地上的聯絡徹底截斷,北周不僅佔據了南陳長江以北的全部州郡,甚至也佔據了毗鄰三齊東部的北徐州、南青州等地,已經從三面威脅到王勇三齊之地的安危。

這一仗北周一口氣將南陳最後的家底幾乎全部打破,接連損失三十多萬軍隊,要不是因為有一個長江天險的存在,加上南陳還有強大的水軍可以依靠,恐怕這一次北周就可以將南陳攻滅。

從此以後南陳只能固守江南,在沒有北伐的機會,而愈發強大起來的北周終於可以集中兵力專一對付,看似弱小其實強大的王勇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