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蒬郡危急!遼東危急!

突厥大軍悍然入侵的訊息,隨著四通八達的交通迅速傳遍到夏國的每一個角落,夏國民眾這時還依然沉浸在高句麗滅國的喜悅中,結果就被這麼迎頭一盆冷水澆了個渾身上下冰涼。

之前夏國民眾還在為自己的國家已經成為了一個超級強國而興奮,在他們看來只要夏國繼續強大下去,將不會再有任何國家膽敢欺負自己,他們在為自己成為一個夏國民眾而自豪。

可是不想隨即夏國就遭到了如今全天下最強大國家的入侵!

突厥!這可是突厥呀!

在任何一個夏國民眾心理都承認如今的夏國雖然強大,可是跟當初全盛時期的突厥比起來還是有所不如,不過當這些民眾得知夏國遭到突厥十萬大軍入侵時,還是憤怒起來。

突厥人入侵了,可是我們的軍隊在哪裡?

是的,目前胡秉常正率領數萬騎兵在和突厥人交戰,遼東的夏軍步軍也在努力防守突厥人的進攻,但是夏國民眾需要的是能夠儘快的將突厥人從夏國的領土上驅逐出去。

夏國目前全國軍隊人數加起來也有數十萬人,可是因為對高句麗攻城的需要,這些軍隊大部分都是步兵、水軍,夏國舉國竟然只有十萬騎兵。

而且這些騎兵又分別駐守在鎮海、完水、遼東等地,如今在遼東戰場上僅有胡秉常率領的數萬騎兵,面對著處羅侯率領的十萬騎兵的突然進攻,竟然還有些抵擋不住的架勢。

進攻粟末水畔新坊子堡的數千名突厥騎兵並沒有攻破寨子,他們被從對岸迅速趕來的姬翔率部擊敗,不過靜諍老漢卻很遺憾的戰死在這個他親手選址建造的新家園中。

一支突厥人撤退時射出的箭矢貫穿他的左眼,老漢當場便被射死,但是一直到死他依然沒有倒下,最後被姬翔安葬在附近一座丘陵上面,茂盛的松樹林長伴著這名老漢長眠於此。

在擊敗這支突厥騎兵後,姬翔卻不得不撤回對岸去,他目前主要負責的是粟末水對岸的局勢,在經過一番勸說後他又帶著坊子堡殘存下來的上千名民眾迅速返回粟末水對岸。

不想姬翔的出動出擊卻引起了處羅侯的注意,他轉念一想在遼東這裡進攻施展不開,那麼自己還可以渡過粟末水沿著難水往下游一路劫掠呀,反正江面上冰層這麼厚實!

處羅侯手下有淵大祚派出的使者作為嚮導,這些懷著滅國之痛的高句麗人對夏國極為痛恨,他們對夏國在難水流域的開發也比較瞭解,於是處羅侯很快就瞭解到了夏國的一些情況。

不過因為之前接連損失兩萬人,為了保證突厥大軍進攻的順利,他又寫信邀請各部俟斤、葉護都派兵來參與劫掠,因此突厥聯軍很快又從八萬人增加到十二萬騎兵。

有了強大的實力後,處羅侯率領十二萬突厥聯軍迅速渡過還沒有開化的粟末水,往夏國腹地攻去。

粟末水對岸雖然有姬翔所部騎兵駐守,還從難水沿岸各地牧民中抽調出來三萬國民衛隊騎兵組成新的騎兵軍隊,但是依靠著這四萬多新組建的騎兵,去對抗多達十二萬之多的突厥聯軍,他們又怎麼可能抵擋的住?

當王澤得知處羅侯不僅沒有撤退,反而繼續增兵到十二萬騎兵後甚至渡過粟末水進入難水流域,大量劫掠夏國民眾的財富,殺死上萬名來不及撤退夏國民眾後,王澤頓時勃然大怒。

為了儘快擊敗處羅侯,王澤下令新增加二十萬騎兵,在全國各郡徵集善於騎射的青壯參軍,尤其以各郡的牧民是第一優先選擇兵源,於是夏國在剛剛攻滅高句麗後僅僅數月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大戰。

其實這時夏國要新增加二十萬騎兵也很簡單,王澤從立國時就一直在為日後建立大規模的騎兵打下堅固的基礎。

不管是從在濟州島時就實行和推廣的半耕半牧耕作方式,還是後來在臺州、鯨郡、庫頁島等地進行大規模的畜牧業生產,王澤一直都在努力鍛鍊治下民眾們的騎術。

除此之外,王澤還將騎術引入基礎學堂教育中去,凡是夏國的學生都必須學會騎馬,這尤其遭到夏國學生們的歡迎,隨著夏國民眾的逐步增加,後來的夏國民眾不是誰家都有馬匹的。

另外王澤在各郡建立的幼獅營、白狼營、國民衛隊中都有大量的戰馬,以鍛鍊各地民眾的騎術,從一開始到如今這一政策已經大規模實行了至少十餘年。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