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平陽郡(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份的東海各島已經正式進入了夏季。
雖然沒有春天時百花爭豔的繁花似錦,但是初夏平馬川的景色依然格外美麗,在遠處綿延起伏的群山襯托下,近處大片平原上茁壯生長的稻田就像是一塊塊鮮亮的地毯。
地處長州島東部的平馬川,因為氣候溫熱,降水豐富,是整個東海目前最主要農業生產基地,每年兩季作物稻麥輪作,如今已經是六月份,冬小麥早已經在五月份就收割完畢,就連種下的水稻如今也已經長到一尺多高。
但凡在麥收完畢,並且將下一季的水稻種植完畢後,田裡的農活基本上也就是定期除除草之類的,因此平馬川的各地屯寨已經是進入農閒期,田間除了少數除草的農人,也就是一些頑童在放學後捉一些魚蝦玩弄。
當然這些頑童主要也就是為了玩耍,如今每天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堂中,都有大量肉蛋、魚蝦食用的他們,已經不稀罕這些小魚小蝦,除了偶爾換換口味外,基本上是為了有趣。
在平馬川的各個屯寨,為了搶收、搶種接連忙了幾個月後,民眾們也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現在東海各郡的倭人、蝦夷人殘部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不見,除了少數靠近中央山脈的村寨還偶爾能見到一些倭人或者是蝦夷人的影子,其他稍微距離山脈遠一些的村寨,早就見不到這些異族的影子了。
這樣一來平馬川上的各村寨在度過數年的緊張氣氛後,終於變得越來越正常起來,不過隨著民眾日漸富庶起來,任由他們整日無所事事,甚至是公然聚賭,依然不是一件好事情。
在這個事情引起王澤、羊枯和劉忻等人的注意後,這一現象也開始被重視起來,於是在東海各縣官府的指引下,各村各寨開始輪番進行一些公共活動,大量的戲班、說書先生也開始經常到下面的村寨演出,很是吸引了不少百姓觀看。
雖然後世一些學者總是說中國一直到元朝才有了戲劇,可是卻全然忽視了唐朝事情的女角團等一些娛樂組織的存在,哪怕在漢朝的時候也有大量的說唱歌手的存在,因此王澤完全不用擔心怎麼去培訓戲班子。
只要有了這麼一個引導,事情完全就可以交給下面的人去完成了,更何況中華數千年文明史,戲班子們可以說唱的東西太多了,當然在王澤的要求下都是高大上、偉光正的內容。
而說書先生雖然他們的選擇也不少,不過東海各郡百姓最愛聽的依然是已經出爐十多年的王澤版《封神演義》,雖然這些說書先生已經把這本書說的連自己又有些厭倦了,不過還是認認真真的把這本書給說的天花亂墜,倒是吸引了更多的孩童。
當然也不是東海所有的民眾都可以享受到這樣的農閒,一些在國民衛隊中服役的青壯,就沒有這樣的悠閒了,農閒時候也正是他們參加國民衛隊訓練的時候,不過讓他們覺得安心的是隻要參加訓練都有錢糧可拿。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些有想法的民眾趁著農閒,趕著家裡的牛馬車輛,跑到平陽城外的港口去做一些小買賣,或者乾脆就是幫人拉貨,這樣一天下來多少也可以掙上一些錢糧補貼家用。
平陽城地處東海南北交通要衝,又有著平馬川兩千多萬畝良田的豐厚產出,因此哪怕如今已經快要到颱風季節,卻依然有大量的船隻每天雲集這裡,隨著東海各郡經濟的迅速發展,平陽城的海貿也變得更加繁盛。
在有了平馬川的豐富物產,還有平陽港的海貿這兩者的支援後,幾年下來平陽郡城也變得更加繁華起來,雖然王澤沒有選擇這裡當做自己的國都,不過之前羊枯率東海留守府長期駐在這裡,平陽郡在事實上已經成了東海各郡的經濟中心。
平陽城從建立開始,就是奔著容納近二十萬人的大城而去,不過到如今整個城池也基本上快要被人給填滿了,寬闊的大街上人潮湧動,商人、車馬絡繹不絕,每日不知道有多少物資在這裡進出。
當然,一如東海其他郡縣一般,這裡也同樣是到處都佈滿了緊跟著家人逛街的小奶娃,孩子們嬉鬧、嚎啕大哭的聲音到處都有,在讓人覺得煩躁的同時,也能更加感受到這個新生國度的勃勃朝氣和無限的希望。
在羊枯隨著王澤去了鎮海之後,東海各郡的郡守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原秦津郡守卓然成為了平陽郡這個大郡的郡守;而原赤石郡郡守林瑾,則是調到秦津郡擔任郡守一職。
在林瑾離開後,已經當了濟州島郡守近兩年的扶余望也挪了一下位置,變成了赤石郡的郡守,原濟州郡典史李兆倫便順勢扶正成為郡守。第一讀書網
除了這幾個郡之外,還有當初呂文擔任郡守的夏郡,在呂文離開後這裡的郡守成為了燕南天,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燕老大,而原來蕭敬所在的湖郡,則是由年輕官員的代表馮靜擔任的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