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難得的陪練(第1/2頁)
章節報錯
 推薦錦衣傳奇,好友胡家大少爺的書,雖然字數還不多,不過寫的比較精,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夏軍與吐蕃大軍加起來也有七十多萬人,相對吐蕃全力開拓土地的決心,夏國很大程度上卻打著練兵的主意,當然其中也不乏將吐蕃大軍引到低海拔地區決戰的意思。
吐蕃跟夏軍交戰的訊息讓很多隋帝國民眾鬆了一口氣,不過就在這雙方大戰正酣的時候,隋煬帝楊廣終於決定全力北上一舉光復長城以南的國土。
楊廣早就在準備安排大軍北上,不過他對隋軍的保密程度還是很好的,不僅大軍北上的時候都是晚上行軍、白天隱藏,甚至還藉口防備夏國細作,在各地設立路卡防止夏國很快得到訊息。
就在夏曆四十六年秋,於仲文、王仁恭分別率領大軍開始越過邊界進入夏國境內,在他們的背後還有楊廣組織起來的第二撥三十多萬大軍,這支大軍主要是用來支援於仲文的。
這時楊廣所在的東都僅僅保留了十萬大軍,可以說是將自己手裡的力量全部拿了出去,為了不被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謀害,楊廣甚至還派自己的親信大將薛舉率精兵兩萬屯兵弘農郡,牢牢地控制住潼關、函谷關兩個關卡。
除此之外,楊廣還以薛世雄防守河東郡,以大將魏猛防守滎陽郡,以禁軍首領宇文化及防守東都洛陽,其他隋帝國各郡都有隋煬帝信得過的將領守護,可謂將自己保護的安安穩穩。
楊廣表面很自信,其實內心很自卑,尤其是在遼東大戰戰敗後更是給他帶了無窮的陰影,哪怕如今他再次擁有了一百多萬隋軍,但是心裡依然覺得不安心,畢竟當初隋軍光是在遼東戰場就有近二百萬人依然戰敗。
如果算上當時整個隋帝國動用的隋軍和突厥人動員的所有力量的話,那麼隋帝國一方的全部軍隊幾乎達到三百萬人,這樣一來楊廣目前的軍隊依然差的太遠,不安心的楊廣在這樣的心態下很快又下令繼續在全國徵募青壯參軍。
之前隋帝國戰敗後以自耕農青壯為主的隋帝國民眾就損失慘重,現在隋帝國內部的土地兼併飛速發展,民眾們又哪裡願意參軍呢?
關中的民眾上次是打仗的主力,這時整個關中的青壯都損失太多,關東的自耕農又不願參軍,關隴鮮卑軍事貴族不願支援,而關東士族肯定也不可能拿出來自己的全部僕佣去填隋軍這個大窟窿。
因此在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隋軍居然只徵募了不到十萬青壯,遠遠達不到楊廣要求的百萬人的規模。
楊廣可是不管下面的人,他只需要自己的目的而不是過程,為了完成楊廣的任務,各地官吏紛紛帶兵強行徵調青壯,大量不願意參軍的隋帝國民眾不得不被強行帶到軍隊中成為軍隊計程車兵。
不過也有大量不願意賣命的民眾紛紛逃亡山林,這就讓之前就已經實力很強大的各路山賊更一步得到發展,在太行山有些地方的山賊甚至已經有了數萬之眾,雖然裡面充斥著老弱婦孺,但也已經很恐怖。
於仲文、王仁恭的捷報不斷傳來,隋軍突然北上居然驚訝的發現北面的博陵郡和婁煩郡居然都是空無一人,不管是鄉野還是城池彷彿都已經被夏軍放棄,隋軍居然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奪取了這兩地。
隋軍士兵當即士氣大振,可是於仲文、王仁恭跟楊廣都心情不怎麼好,因為他們知道夏國必然早就發現了自己的圖謀,不然又怎麼可能會提前就將所有的民眾和軍隊撤走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可能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又要有不利的局面。
果然!
當王仁恭率領二十萬隋軍達到雁門郡的時候,突然二十萬夏軍出現在隋軍的對面,更讓他們吃驚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有另外十萬夏軍從隋軍背後出現,截斷了自己的退路。
原本已經被隋軍光復的婁煩郡居然又一次落在了夏軍的手裡,可以說哪怕王仁恭這位軍事戰略極強的大將哪怕牢牢地守衛住自己的大營,也會在一個月內因為糧食短缺再現遼東戰敗的情況。
王仁恭確實是名將,帶著二十萬隋軍跟夏軍打的不分勝負,就是在夏軍的拼死阻擊下不能衝出包圍圈,隨著時間的推移夏軍的數量依然在繼續更加,更讓他們鬱悶的是夏軍居然還是一撥撥輪著來跟自己打仗。
十幾撥信使拼死突圍,最後只有兩撥成功將信送到洛陽,楊廣大吃一驚,當即緊急傳令正在關中內長城上郡抵禦河南地夏軍的史萬歲,急令他迅速去東渡黃河,去救援王仁恭那支大軍。
然而就在這時史萬歲卻發來了急報,原本屯兵於朔方的二十萬夏軍這時忽然南下寇邊,居然有一股拿下關中的架勢,而楊義臣這時又駐守在金城郡防備夏軍和吐蕃的威脅根本走不開。
楊廣急的團團轉,於仲文這時也已經在上谷郡與夏軍交手,吸取了之前教訓的於仲文這一次步步為營,在會合了楊廣支援的三十萬大軍後,於仲文手裡已經有了六十萬大軍自保足夠,只是救援王仁恭卻力不從心。
思想來想去楊廣始終不敢信任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畢竟這幾年自己與關隴鮮卑軍事集團之間鬧得很不愉快,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絕佳的人選,那就是自己的表弟李淵。